家有宝宝网

孩子自信的源泉是父母的信任!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懂事,將來能發展得好,難免抬高對他的要求,心急就很容易壞事。從小就接受嚴厲教育的孩子,長大之後容易不自信,畏畏縮縮,生活中家長的那些無心之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又改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想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的,別把盤子給打了!”連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斷力,他的自信從何而來?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一點一點地扼殺掉了。所以,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做自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必要時,父母甚至可以制定出一份:孩子成長過程年齡段要做的動手事項。
譬如讓孩子在3-4歲的時候開始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飯前便後洗手、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等等。5-6歲則開始進一步的把一些洗襪子、洗碗筷等等家務也一併交給孩子。孩子再大一點則可以讓他們自己學會做飯、買東西等等事情。
放手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生活品質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
多給正面的鼓勵、讚揚
有位哲學家這樣說過:人類本質中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被肯定。
鼓勵、讚揚正是肯定一個人最基本的表現形式,跟別說孩子還這麼一個敏感、對一切充滿不確定的小生物。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不足,用讚揚和鼓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改正,建立自信。
如果孩子正在學自行車,因為一直學不會而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們應該這樣跟孩子說:寶貝,學習一件事情要有始有終,你看爸爸騎著自行車到處跑,多瀟灑多自由啊!可是他當時也學了很久,你也一定可以做到的。不要放棄哦!而在孩子自己整理完房間,或者做完一件你交代給他的事情時,我們可以這樣說:“寶貝,你能主動整理自己的房間,謝謝你寶貝,你都能幫到媽媽了!”
放開孩子的手腳
父母要特別注意一點的是,千萬不要用任何方式來綁住孩子的手腳。正值暑假,許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們上各式各樣的補習。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操盡了心思花了不少的錢。殊不知,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很容易讓孩子在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
父母也要千萬記住,千萬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當你把比較當做一種武器來督促孩子向其看齊的時候,殊不知這是一件無形的武器也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打擊到他的自信心。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長過程,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成長,才能讓孩子以樂觀向上充滿信心的狀態去應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