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怕生怎麼辦? 巧媽咪有主張

帶孩子上Playgroup,但孩子整堂都要攬著媽咪,不肯投入活動,一堂Playgroup就此完結……帶小朋友上幼稚園,花上一輪工夫孩子才肯離家,到了學校又要花一輪唇舌才肯讓媽咪離開……媽咪你有遇過以上情景嗎?特別怕生的孩子是否令你不知如何是好?

極端性格:外向vs內向

聖雅各福群會樂甯兒童發展中心註冊社工梁翠雲分享,近年接觸的孩子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小孩子要不很怕生,要不就是十分外向,走在兩端,很少見處於中庸的孩子。

畏首畏尾的主因

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這個現象呢?

1、家長過份緊張保護

怪獸家長、直升機父母等育兒態度成為了近幾年家長的風氣,家長時時事事都給予孩子過多關注、太多保護、過份緊張,這些態度及表現都會在無形間給予孩子一種「世界很危險,所以媽咪要這般緊張去保護我」的錯誤想法,令孩子事事害怕嘗試、害怕離開媽媽。

2、安排太好難獨立

做父母自己辛苦過,當然想鋪好路讓孩子更好走,更容易,但這種好心反而是增加孩子卻步不前沒膽走出來的原因。試問任何事都已經由父母安排好,都已經在計畫之內,孩子沒有任何機會面對變數、自己嘗試、學習獨立自主,然後一下子要他離開媽咪獨自面對陌生的人和事,孩子又怎會懂得面對和處理?

3、家庭安全感薄弱

如果孩子處於陌生環境而感到相當不安,或多或少都與欠缺安全感有關。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源自父母及家庭關係,例如單親家庭、父母的照顧疏忽、孩子曾經歷不快回憶等,都會削弱孩子的安全感,容易於陌生環境顯得不安、膽小。

短遠對應——陪伴、鼓勵、抽離

找到孩子變得怕生的原因,要助孩子克服,家長除了改善管教手法外,還應該做些什麼去幫助孩子放膽踏出自立的第一步?

1、說明事件

知道孩子將會參加一些新活動前,家長要為孩子做足心理準備,向孩子說明清楚接下來將會到哪裡、做什麼、媽咪不能一起參與,但會在何時回來接你等等。

2、陪伴作安定

在初期媽咪可以陪伴孩子多一會,或是在坐房間後面,投放一些時間給孩子適應。

3、讚賞與肯定

當媽咪發現孩子表現有所進步,便應及時給予讚美、鼓勵作肯定,讓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對,但若孩子仍未能做到,家長不要焦急氣妥,更不要用「你再是這樣,就留在家中好了,以後哪裡都不帶你去了!」等說話嚇怕孩子。

4、逐步抽離

當孩子開始表現穩定,媽咪可試試短時間離開孩子,再折返,逐漸延長離開的時間,漸漸孩子便會習慣離開媽媽也可應付,但媽咪離開後定要折返,否則孩子一失去信心,一切又會打回原形。

長遠對應——有預景、增社交機會

1、視察環境

打算帶孩子參加活動或入讀幼稚園前,應抽時間經常地帶孩子到該場地,去看看逛逛,讓幼稚園變得不是哪麼陌生。

2、自小多社交機會

由孩子未懂事開始便多帶孩子到公園、遊樂場、聚會等人多的場合,多與不同小朋友玩耍,見多些不同的人,經歷多些不同體驗,自然便會「見慣大場面」。

孩子太怕生,在媽咪的角度可能只感到孩子緊張,以為對孩子本身沒甚影響。其實這也會拖慢孩子的社交發展,朋友較少,亦會減低他們的探索能力,影響學習進度。適當的引導,更有益於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