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春捂秋凍” 寶寶“秋凍”四要領

要領一:掌握氣溫防突變

“秋凍”的基本理念就是從秋季開始鍛煉機體適應嚴寒冬季的能力。自然都是隨著氣候變化,耐寒訓練也應循序漸進地實施。然而,當天氣變化反常,氣溫急降時,如果爸爸媽媽仍堅持讓寶寶“秋凍”,不給寶寶保暖,勢必會造成寶寶傷風感冒,體質差的寶寶還有可能會發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

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掌握氣溫變化,及時地給寶寶增減衣服,必要時仍需適當保暖,不可一味地“凍!凍!凍!”要根據突變的氣候,靈活掌握。

要領二:各項參數有指標

秋凍的時令指標:秋凍適宜節氣是從立秋到立冬的三個月。從初秋開始就讓寶寶對冷環境逐漸適應鍛煉。

室內外溫差指標:當室外溫度低於室內2—5攝氏度時,寶寶外出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內外溫差超過7攝氏度,應該及時添加衣服了,否則容易感冒。

晝夜溫差指標:秋季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溫差小於8攝氏度時,寶寶可以接受耐涼鍛煉。一旦晝夜溫差高於10攝氏度時,就應該給寶寶及時添加衣服了。

觀察感受指標:如果寶寶面紅、氣喘、煩躁、多汗,表明溫度過高,應給寶寶減少衣服。反之,如果寶寶面色發白、手腳發涼、打噴嚏、流鼻涕、起雞皮疙瘩或打寒戰,表示過冷,應添衣加被。

要領三:不同年齡各有度

0-2歲寶寶入秋後只需單衣薄被,且不要緊包緊裹,衣帶要寬鬆,被褥需輕柔,便於寶寶肢體舒展活動;當室溫降至20攝氏度以下,可穿夾衣,蓋夾被。在同樣的室溫環境中,儘量比大人減少一層衣被,因為寶寶代謝旺盛,產熱多。

2-3歲寶寶,秋天宜穿純棉貼身線衣褲,易於吸汗。隨著溫度下降,可單層加衣,不要給寶寶穿化纖衣服,因為化纖衣服易產生靜電,它會加重皮膚的乾燥,而且化纖衣服不透氣。

3歲以上寶寶活動量增加,秋季更不能穿厚衣、高領上衣,活動時可穿單薄的運動服。

總之,秋季不要給孩子穿得過於厚實、嚴密,不要過度保暖,使身體容易出汗,那樣反倒容易著涼感冒。

要領四:體質差異硬指標

寶寶體質是最重要的指標,即"秋凍"應因人而異。體質較虛弱的寶寶不應實施秋凍鍛煉,有先心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貧血、營養發育不良、反復發生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慢性胃腸疾病的幼兒,以及免疫低的寶寶,因為他們對氣候比較敏感,尤其是早晚天氣變化大時容易感冒,所以不可以盲目實施秋凍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