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居里夫人是如何做母親的
瑞典斯德歌爾摩的諾貝爾獎金授獎大會上,居里夫人的女兒女婿接受經久不息的掌聲,二十多年前,14歲的綺瑞娜,就是跟媽媽一起從巴黎到斯德歌爾摩參加授獎大會的。當記者問她為什麼取得這樣驚人的發現時,她笑了笑說:“因為媽媽的薰陶和培養。”
詳細記錄孩子的成長情況
居里夫人一心鑽研科學,很遲才結婚。綺瑞娜從呱呱落地起,她就得到了父母的愛☆禁☆撫。居里夫人把她當作掌上明珠,疼愛地叫她:“我的小皇后”。她對“小皇后”可愛啦!她像觀察“鐳”一樣地仔細觀察女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每天,她都要把女兒的體重、飲食和乳齒的生長情況記下來。
精心培養女兒
綺瑞娜漸漸長大了,居里夫人對她的要求也越來越嚴了。她規定“小皇后”每天要做一小時的功課。媽媽細心地注意到女兒數學天賦反顯露,就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她還要女兒學園藝、烹調和縫紉,不喜歡她行為輕率魯莽,鼓勵她大膽、勇敢。綺瑞娜是個膽小鬼,連雨天響雷她都怕。居里夫人心想:一個人要想在科學上有所發明創造,膽小鬼是不行的。於是,便注意培養她不天黑、不怕雷轟。
注重品德教育
居里夫人還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品德上的健全。她並不鼓勵孩子們做雜技式的冒險,不喜歡她們輕率魯莽,但是她鼓勵她們勇敢大膽。雖然她的丈夫比埃爾.居裡是死於車禍,但她仍然放心地讓女兒們從十一二歲起,就單獨出門。
居里夫人對女兒要求嚴格,但是,女兒要是做了錯事,她從不採用“在屋角罰站”、“不許吃甜點心”到懲罰辦法。有一次,綺麗娜對媽媽說話無禮貌,媽媽生氣了。為了警告她,整整兩天沒有同女兒說話,使綺麗娜終生難忘這次過錯。
告誡女兒:“應該不虛度一生”
有一度,女兒對她自己的事業喪失了信心,曾對媽媽說:
“我寧可生晚些,生在未來是世紀裡。”
居里夫人覺得女兒的情緒有些不對頭,就對綺麗娜說:
“人們在每一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豪邁地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兒快樂!”
媽媽的話使女兒明白了一個人只有不虛度一生,才是有意義的。
居里夫人看到女兒的成績,就鼓勵她,叫她不要驕傲;看到她工作鬆懈,就用自己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模範行動教育她。在媽媽的教育下,綺瑞娜兢兢業業走過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她和丈夫約裡奧一起發現了“誘導”放射性,成為世界有名的物理學家,為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最後榮獲諾貝爾獎金!
居里夫人留給女兒的“財富”:愛好工作、不熱衷錢財和喜歡獨立
居里夫人對孩子們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她的小女兒艾芙在她寫的《居里夫人傳》一書中回憶說:
“有幾件事永遠印在我們的心上了:對於工作的愛好,不熱衷於錢財,以及喜歡獨立的本能。這種本能使我們兩個都相信,我們在任何環境之下,都應該知道如何處理一切,不須倚仗別人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