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星爸的樂子 養自己的孩子--育兒專家點評《爸爸2》
點評嘉賓:羅玲 旅澳學者,羅玲心靈成長工作室創始人,當歸中醫學堂特邀講師
警惕“大自然缺失症”
《爸爸去哪兒》每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走進各種大自然的環境。這一點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我在做成長諮詢的時候,經常聽到媽媽問:“我的孩子特別敏感……”“我的孩子怎麼這麼愛哭?”我給到的建議通常是:多帶孩子到大自然裡去,去玩水、玩沙子、去運動、去不平的地上走走。因為我們人類的身體就是千百萬年裡為了適應自然而形成的,但是最近這幾十年,我們把自己限制在鋼筋水泥、塑膠環境裡,我們的身體與我們需要的環境越來越遠。
在這一集《爸爸去哪兒》裡,多多年紀相對大些,對泥巴就比較容易接受,而幾個小孩子在面對泥塘的時候,開始都是採取觀望的態度。這便是他們成長過程中與自然接觸得還不夠,腦子裡還有很多“乾淨”“怕髒”的概念。而這些正是造成今天很多孩子更加敏感、脆弱、承受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點評嘉賓:陳忻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
年齡影響寶寶的同伴交往方式
很多爸爸媽媽在意孩子與別人的交往,在意他們能不能跟同齡小朋友一起好好玩。其實孩子的交往方式、交往能力與年齡分不開,父母的超前要求反而對孩子是種傷害。
2歲的孩子:“不太會和別人一起玩”,兩個同齡孩子一起時,通常是自己玩自己的。3歲的孩子:開始關心同伴,喜歡和別人在一起玩的感覺,也喜歡觀察別的孩子怎麼玩。但這只是“平行遊戲”階段,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遊戲。他們會互相觀察,但是通常不會合作一件事情。4歲的孩子:開始體會到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遊戲”。他們可以遵守某個遊戲的規則,可以嘗試分工合作,開始學習照顧別人的情緒,學會適當地禮讓。5歲的孩子:社會性發展飛速,就更加能夠合作,並且他們對“朋友”這樣的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
點評嘉賓:夸父追日兒童文化創意公司總經理,中央編譯出版社少兒分社常務副社長
不要把娛樂節目當做家庭教育節目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這不是一檔教育節目,而是一檔娛樂節目,因為它拍攝素材量與實際播出量的剪輯比例很大,也因為人們在對著鏡頭的時候多少會有表演的成分,再加上裡面一些情節、道具的設計,都讓這裡面的人和事有更多的加工成分、戲劇成分。所以,我想提醒觀看節目的爸爸媽媽們不要把節目裡的人物、行為當作學習和模仿的物件,那會造成一種誤導。
父母在觀看節目的時候,更需要帶上一些有意識的思考,比如,我們看到的行為與表現、因與果是否完全還原了真實過程?我們是否帶著成年人的趣味去品評孩子?我們是否注意到遊戲環節的設置是否符合兒童心理發展,比如第一季中出現的互換爸爸和男扮女裝等形式,是否干擾到孩子安全防護意識的建立以及性別意識的混淆?……等等。帶著批判和思考去看節目,而不是盲目效仿和追隨,這是對我們和孩子有益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