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爸爸教育孩子的四大誤區

誤區之一:全能爸爸

每一個人都是有限的,但是很多爸爸往往竭力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全能形象。比如,孩子要聽故事,爸爸再累也硬著頭皮講;孩子問問題,爸爸不懂也裝懂,告訴孩子錯誤答案或者打擊孩子問問題的積極性;爸爸因工作壓力情緒不佳,回家借一點小事情向孩子發火,卻不會向孩子道歉,承認是自己的錯。

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會帶來一些問題:

1.孩子很難有一顆體貼父母的心。因為爸爸永遠是強者,是不需要幫助的。

2.孩子錯誤認為:失敗、負面的情緒(如傷心、難受、哭泣等)和弱點都是不好的事情,不能表現出來。

3.爸爸的榜樣告訴孩子,承認錯誤是軟弱的表示。

遇到這類情況,最好的做法是:向孩子承認自己的有限、弱點和負面情緒。即告訴孩子:爸爸也有很累需要休息的時候,希望你能體貼爸爸;爸爸也有不知道的東西,不過很願意和你一起來查找答案;爸爸心情不好,並不是你的問題;爸爸剛才向你發火,是不對的,請原諒。爸爸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當在生活點滴中展示給孩子一個全面真實的父母形象,孩子才會真正學會認識自己,正確處理自己的失敗、負面情緒和弱點,健康地成長。

誤區之二:受傷的爸爸

如果孩子向你發脾氣或無理取鬧,可能會讓你很傷心,因為你對孩子傾注了愛,為孩子做了很多。又或者是,當孩子對媽媽發洩怒氣的時候,有的爸爸常會這樣對孩子說:你這樣對媽媽無理,會讓媽媽很傷心,還不趕快安慰一下,讓媽媽開心起來。

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帶來一些問題:

1.把孩子放在做父母的角色,讓孩子感到自己無所不能。

2.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罪疚感,自己需要對媽媽爸爸的感受負全責。

3.把問題變成了爸爸的感覺,而非孩子該承受的後果。

4.容易讓孩子輕視爸爸的脆弱。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做法是:平靜地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同意我做的某些決定,需要以尊重的態度提出來,因為這樣沒有禮貌的行為讓你媽媽很難受。希望你下一次能夠注意。不過,這次你要為自己不禮貌的行為承受一些後果。孩子當然也需要瞭解,他的所作所為的確讓爸爸很不喜歡,很傷心,這會在孩子心中建立體恤他人的責任感。但更重要的是,管教孩子是關注孩子的行為問題而不是父親的感受。

誤區之三:受孩子控制的爸爸

不少爸爸在管教孩子時,常常不是根據價值觀或原則,而是根據孩子的反應。比如,當孩子沒有做完作業,卻哭鬧著要看電視,並且越哭越厲害時,爸爸看孩子如此難受,心裡一軟,就將以前和孩子約定的規矩拋在腦後,於是孩子的意願得逞。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大多都本能地懂得如何來調整自己的聲調和表情,來操控爸爸。

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帶來一些問題:

1.爸爸的權威性削弱,孩子錯誤地認識到可以說話不算數,以為可以不遵守規則。

2.孩子認為任何原則或者規矩都可以改變。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做法是:認可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但是規則必須遵守,只要簡單地說“不”就可以,並且堅持到底。在乎孩子的感受是正常的,因為你愛他,但是你作為爸爸是家裡的頭,需要按原則做決定,而不是由孩子的感受來決定。

誤區之四:角色永遠不變的父母

俗話說,孩子愁生不愁長。一直和孩子朝夕相處的爸爸往往容易無視孩子的成長,以不變應萬變,忽略了爸爸角色的變化。比如,一向聽話的11歲乖乖女怎麼現在老和自己對著幹;8歲的兒子最近老沖著爸爸叫嚷:不要嘮叨,我知道!當這些情形出現的時候,表明一個信號:孩子長大了,爸爸需要調整自己的角色。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做法是:在孩子不同你年齡扮演不同的角色,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