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爸爸媽媽們 別總是對寶寶說“不”

廚房很危險,不能進去!寶貝,不可以那麼靠近電視機!……對於家有小寶貝的父母親來說,以上幾句話應該一點也不陌生,妳可曾仔細想過,你對家中的寶貝說過了幾個“不”字。

Say “NO!”寶寶聽懂了嗎?

時常對寶寶說不,不但是干預寶寶探索學習的機會,也會導致日常生活中親子關係日益緊張,因此,妳應該先瞭解這個字,對寶寶來說,到底代表怎樣的意義。

對寶寶來說…“不”對寶寶的意義

根據幼兒發展的理論來看,“不”對寶寶而言,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意義。

寶寶無法理解照顧者或父母親說“不”是什麼意思,如果父母又常以半開玩笑或微笑的方式說“不”,則寶寶會弄不清楚“不”到底代表了什麼意義。對寶寶的行為當然沒有約束力。(所以這個時候,照顧者或父母親應該用嚴肅的表情對寶寶說不,讓寶寶知道他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寶寶知道,但無法做到

雖然這個時候寶寶可以理解口語中“不”所代表的意義,但是缺乏管住自己的能力,還是沒辦法遵守“不”。小小孩在道德發展上還處於他律期,常常得靠著他人的規範度日,這個時候,照顧者或父母親與其大聲吼叫說“不行”還不如採取溫和的行動約束。

你可以怎麼做

1.行為約束:把寶寶抱開、握住寶寶的手……,一方面把寶寶帶離危險或搗蛋的現場,一方面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對其他安全的事物產生興趣。

2.態度堅定:照顧者或父母親應採取溫柔堅定的態度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對家長來說… 態度應一致且堅定

對寶寶來說,明確的行為表現比口語上的表現來得有意義,父母可以用堅定的態度、語氣和做法,清楚地傳達給寶寶改進或解決的辦法,讓寶寶有自我思考的機會。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舒緩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讓寶寶在這樣的引導過程中感到尊重,學習自律。

耐心期待寶寶的改變

在寶寶修正行為的過程中,父母親應該要有等待的觀念,寶寶的改變並非是一蹴可幾,有了這樣正確的觀念與想法,就不會因為重複不斷地修正寶寶的行為而感到意外與厭煩。

方法1:父母親若能輪流扮黑臉或白臉最好。

方法2:若無法如此,夫妻雙方也應取得共識,由固定的一方訂定規則,規則一旦訂下,另一方就一定要支援此規則,讓寶寶從小就知道規定就是規定,沒有漏洞可鑽。

教養補給站

父母親在處理寶寶日常生活的問題時,往往只考慮到寶寶的行為舉止,而忽略寶寶的內在情緒反應。妳可知道,使用正確的處理方式,將可以讓寶寶的心理得到平衡,而變得較容易管教。

“不”說得太快.剝奪學習機會

寶寶在爬行期與學步期,由於行為發展與認知的程度不同,父母親不應是直接對著寶寶說不,這樣只會讓寶寶受到迷惑與驚嚇,反而失去修正寶寶行為的真正意義。父母親應鼓勵寶寶的好奇心,以培養寶寶健康、正向的態度與脾氣。

6步驟少說不

有的時候是必須要拒絕寶寶的需求時,可以依循以下6個步驟來處理寶寶的情緒,讓寶寶感到被尊重,這樣一來,可以從小培養寶寶獨立思考與自製的能力。

【步驟1.】肯定寶寶的需求

妳可以專心地觀察寶寶的需要或行為表現,並且當寶寶有所要求時,妳應該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仔細聆聽與回答,讓他知道妳尊重他。

【步驟2.】使用明確的字眼

將妳不贊同的原因簡單扼要地講出來,並且需要重複一再地解釋給寶寶聽,把重點講清楚,讓寶寶瞭解妳不贊同的理由。

【步驟3.】確實面對寶寶的感覺

讓寶寶有表達感覺的自由,而不要妄自下評斷,在這段過程中,寶寶或許會試圖挑戰妳的界線,但是以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寶寶時,寶寶是用一種信任父母的心態在表達自己。

【步驟4.】口頭的說明以行動表示

妳可以示範一些意外狀況給寶寶看,讓寶寶知道,這樣做之後的結果會是什麼,讓寶寶能理解意外發生的後果所造成的傷害。當妳示範完之後,可以讓寶寶拿一次,讓他能記住妳傳達的訊息,也有助於寶寶自信心與信任感的養成。

【步驟5.】信任寶寶

妳可以告訴寶寶妳相信他有能力把事情做對,這樣除了是對寶寶表示尊重之外,還可以鼓勵寶寶良好的行為表現。

【步驟6.】讓寶寶自己選擇

提供寶寶選擇的機會,讓寶寶有練習為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培養獨立思考與負責的能力與態度。選擇的項目不要過於複雜,以免造成寶寶的混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