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爸爸對寶寶語言發展的影響更大?

爸爸媽媽們都很關心孩子語言發展的,都想讓孩子的語言發展的很順利,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媽媽做的,爸爸很容易忽視這個問題,其實爸爸對寶寶語言發育影響更大。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專家是在調查了92個家庭後得出上述結論的。這些家庭幼兒的年齡在2 ~ 3 歲之間,父母均有穩定的工作。調查的內容是確定這些幼兒所掌握的詞彙有多少來自媽媽,多少來自爸爸。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交流多於爸爸,但幼兒通過模仿父親的話語而掌握的詞彙更多。研究還顯示,幼兒通過爸爸掌握的詞彙越多,其語言能力發展得越快。

美國專家認為,幼兒在最初學習語言時能力十分有限,媽媽提供的詞彙量大大超過了其模仿能力,從而導致孩子將模仿物件轉向父親。在孩子3歲以後,孩子學習語言的時候媽媽才會起主要的作用。總而言之,孩子學習語言的時期,父母都應該盡可能的與孩子用語言多多溝通交流。爸爸更該注意這個問題,不要忽視了爸爸的角色,這樣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展的。

專家推薦6個刺激寶寶語言發展的小遊戲

1、兒童歌曲帶動唱

爸爸可以幫寶寶選擇旋律輕快、簡單的兒童歌曲,有時也可以自編帶動唱,增加和寶寶互動的機會,甚至是幫歌詞做一些代換,例如生日快樂歌的歌詞,關鍵字可改成寶寶的名字,並且在唱到他名字時指他自己。

2、音效豐富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上面有開關、按鈕的玩具,不同的按鈕會有不同的聲音,聲音種類越多,寶寶對他的好奇心以及興趣就會越多,同時提醒媽咪,玩具沒有固定的玩法,寶寶可以有他自己的一套玩法,不需要硬性規定他該如何使用玩具,而是以引導與配合的角度去觀察寶寶玩玩具的過程。

3、隨時來首搖籃曲

相當喜歡韻律感以及音調起伏的寶寶,非常喜歡唱歌遊戲,爸爸可以三不五時就哼哼唱唱,讓寶寶隨時都能浸淫在音樂的薰陶中。

4、學動物叫聲 認識音節組合

對聲音很好奇的寶寶,建議爸爸可以製造各種聲響(自製或是有聲書等),提升寶寶對不同聲音的認知。一開始媽咪可以先從汪、喵、呱、咕等母音加子音開始,並且帶寶寶去認識每一個發出這種聲音的動物,實體或書本上的都可以。接著可在進階到生活中的環境音,例如喇叭聲、救護車、公園中的交談聲,都是可供寶寶學習的絕佳來源。

5、介紹生活事件與物品

在為寶寶介紹生活中的各個細節時,帶動作很重要喔!爸爸可以在做動作的時候順便講解給他聽,例如換尿布、丟垃圾、吃飯、洗手…等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活細節,都可以邊做邊解釋,反覆聆聽也將加深寶寶的印象。

6、拍手、點頭

當手放在中線時爸爸可開始動作,當寶寶到9個月左右時,便可連結動作及語言的意義(例如說再見會揮手);11個月左右,爸爸更可和寶寶玩“交換遊戲”,例如拿A換B,一開始帶著寶寶做,等到將來他自己做卻做錯時,再適時的予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