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長期戴銀飾品小心中毒!

許多家長都愛給寶寶戴銀鎖、銀手鐲等銀飾,殊不知這樣的銀飾品可能鉛、鉻等有害元素含量過高,長期佩戴對兒童危害更大。國家質檢總局昨天發佈安全風險警示,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兒童銀飾品時注意產品存在的鉛含量超標風險。

本草綱目稱銀具有“安五臟、定心神、治驚悸、堅骨、鎮心、明目”之功效,而純銀手鐲是大人給小孩子的一種期望,一種疼愛,一種保護。純銀飾品獨有的冷潔光芒具有畫龍點睛之妙,寂靜婉約中顯出高貴典雅,成為千百年來前輩對後輩關愛和祝福的最佳送福飾品。佩戴純銀飾品除了美觀雅致以外,還有很多好處:

傳說佩戴銀飾可以辟邪,所以自古就有讓小孩佩戴銀飾的習俗,既有利於排除體內“胎毒”又起到避邪的作用。

銀製品還能在一定範圍內產生磁場,釋放大量的銀離子,激發能量,對人體具有保健的功效。

古人說,身帶純銀健康富貴會相伴,安五臟,定心神,止驚悸,除邪氣.所以自古就有讓小孩子佩戴銀飾的習俗,既利於排除體內的"胎毒",又起到期定驚的辟邪安神的作用,羅馬貴族家庭日常使用純銀勺子給嬰兒餵飯,這不僅因為銀是富貴的象徵,而且是認為這樣可以祛除病魔和驅趕惡魔,保孩子平安.如果小寶寶帶在手上的99純銀手鐲突然的變黑,你就要格外的注意了,小寶寶一定是受到了驚嚇,或是寶寶附近有嚴重的含硫污染源,導致純銀手鐲變異。

寶寶長期戴銀飾品小心中毒

質檢總局產品品質監督司近期開展了兒童銀飾品產品品質安全風險監測,從市場上採集樣品50批次,對鉛含量以及鉛、鉻、汞、砷等8種有害元素的溶出量進行檢測。結果發現,14批次產品鉛含量過高,長期接觸可能進入兒童體內,導致貧血,引發多動、聽覺障礙、智力低下等症狀。此外,檢測中還發現14批次產品銀含量不足,存在虛標銀含量的情況。

質檢總局指出,兒童銀飾品生產過程中,由於原料把關不嚴、生產工藝水準受限,或為了改善銀飾品性能、提高美觀度人為添加等原因,可能導致銀飾品中鉛、鉻等有害元素含量過高。通過皮膚接觸、舔食等途徑,這些重金屬元素可以進入人體,並能在人體內不斷富集,具有一定的毒性。《點擊註冊,流覽更多精彩資訊

質檢總局為此提示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兒童銀飾品時,慎重購買景區、地攤等叫賣飾品,注意查看是否有兒童首飾的標識。由於兒童身體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對有害重金屬元素的耐受量低,建議不要給兒童長期佩戴飾品。

除了兒童銀飾品,國家質檢總局此次還發佈了兒童傢俱、螢光棒、兒童輪滑鞋、嬰幼兒床、兒童推車用紡織物共6種兒童用品的品質安全風險警示。其中,螢光棒中的螢光物質大多含有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低毒成分,一旦彎折洩漏,被兒童誤吸或觸碰,可能造成噁心、頭暈、麻痹、昏迷。此外,在兒童傢俱監測時,40批次兒童傢俱中有22批次存在問題,多數有碰傷劃傷風險;在監測的30批次輪滑鞋中,29種有安全風險;監測的50批次嬰幼兒床,21批次存在機械安全風險。

給寶寶佩帶飾品有哪些隱患

如今,人們的收入水準越來越高,更多的父母願意為寶寶花錢。商家也瞧准了這個機會,推出各種款式的首飾,如各種金銀鎖片、各種材質的小木魚等等,上面還刻著什麼吉祥祝福的話語,如“吉祥快樂”、“長命百歲”等。但是,您知道嗎?寶寶佩戴首飾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易傷皮膚

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所戴飾物會刺激摩擦局部皮膚,使皮膚受到損傷。一些低檔首飾在造型上有尖、爪等,而且做工粗糙,有的介面不對位元,有的毛坯打磨不光滑,容易刺激或刮傷皮膚。如果病菌侵入繁殖,還可能造成繼發感染,引起全身性疾病。

易發生意外

寶寶生性好動,常會把東西放進嘴裡,通過咬來探索。一些首飾原料屬於重金屬,如金、銀等,若把它們含在嘴裡,可能會造成寶寶重金屬中毒。此外,一些小的飾物很容易被寶寶誤吞到體內,或卡在喉嚨,造成窒息。

引起皮膚過敏

過敏體質的寶寶接觸金屬飾物後,可引起過敏症狀,接觸部位出現紅腫、丘疹、水皰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發生其他過敏病變。

可致放射病

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釙、鈷、鐳等,常與金礦共生。人們在開採、冶煉和製作金首飾過程中,難免有少量放射性元素殘留其內。佩戴含有放射性元素的首飾時,皮膚長時間受到輻射,可引發放射性首飾病,甚至引起寶寶血液、骨骼、生殖系統的惡性病變。

愛寶寶應該先以寶寶的安全著想,首飾只能寄託一種善意的、美好的祝福,每個父母應該更理智地為寶寶適當、適量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