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父母如何教寶寶學會講故事


我們知道,一歲多的孩子已經開始說話了,兩歲左右,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找些圖片或帶文字的圖片來識別;接著買一些小故事畫冊,給孩子講故事。當然,在對0~3歲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期間,父母也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對閱讀的興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對愛模仿的孩子。

教寶寶講故事,不但能有效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培養觀察力、想像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的綜合性全面培養方法。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引導呢?


父母如何教寶寶學會講故事

那麼,父母如何教寶寶學會講故事

1、故事接龍――新編故事法。生活中到處都有故事。例如坐在車上的時間很難打發,那麼就讓寶寶看看車窗外有些什麼可以編故事,樹上掛了一隻斷了線的風箏,於是媽媽說“一隻小風箏飛呀飛呀,一不小心掛在了樹上……”兒子想了想便接下句:“風箏哭了,它對樹說‘我想回家,我想回家找媽媽。’……”一個小風箏如何離開樹枝的纏繞,重新飛上天找媽媽的故事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完成了。不要覺得沒有講故事的素材,在寶寶眼裡一隻飛過的小麻雀、一片發黃的樹葉、一朵鮮豔的小花,都可以編出生動有趣的故事呢。

在玩故事接龍的時候,爸媽們要注意兩點:

A:他們的思維邏輯不可能像成人那麼嚴密,所以大人便要幫助他把故事編圓滿,能夠自圓其說。這個幫助又要把握好尺度,不必越俎代庖,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用些問句來指出故事中的不合情理之處,讓寶寶自己來想辦法彌補。

B:很多年齡比較小的寶寶編故事的時候會越編越亂,扯得太遠,沒有中心與主題,這個時候就得要大人幫忙在接下句的時候把他們的思維給拉回來。

2、相信每個爸媽都曾給寶寶買過書,那些插圖精美的故事、圖文並茂的連環畫,還有那些生動形象的漫畫,陪伴著每個人的童年,爸媽應該儘量利用這些有效的工具來教養寶寶。

拿到一本新書最正確的做法是爸媽先同寶寶一起認真看每一幅圖畫,讓他們講講自己看到了些什麼。給寶寶看的書冊往往顏色非常鮮豔,人物造型又很簡單,這樣的閱讀培養了寶寶的觀察力,也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其實每一幅畫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故事,所以接下來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來用畫中的要素編故事,不求情節,但求符合邏輯。對於年齡稍大些的寶寶(3歲以上),還可以將前後幾幅有關聯的畫放在一起,讓他們編一個有條理的故事出來。最後,再用傳統的方法給寶寶講一遍書上的故事,讓他來評評是自己編的好聽還是書上的好聽,不光是評論,還要講出道理來哦。如此才算是真正的“書”盡其用。

想讓你的寶寶也成為說故事大王嗎?那就快點試試吧?希望以上的文章“父母如何教寶寶學會講故事”內容的詳細介紹,對於父母如何教寶寶學會講故事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