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不同年齡的孩子 選擇玩具也不同


家有小寶寶,性急的年輕家長,除了給孩子備足奶粉、尿片、衣物外,也會置辦一堆玩具。不同月齡的寶寶,需要不同的玩具。只有買對了玩具,孩子才樂意玩,才能真正起到開發智力的作用。

0—6個月:色彩鮮豔,聲音清晰的玩具

嬰兒的聽覺和視覺開始集中,能短時間地注視彩色的玩具。這時候家長不要急於把那些色彩豐富,聲音複雜的玩具展示給孩子看。此時,只需在嬰兒小床上懸掛大彩球、搖鈴、紅色汽球等,懸掛在寶寶腦上方40—70釐米處,吸引寶寶從各個方向注視玩具,聽玩具的聲音。寶寶稍大一點,就會用小手主動觸摸玩具,實現人生的首度探索。

溫馨提醒:發聲玩具的聲音不能太大,太雜,讓小寶寶產生煩躁、不安的感覺。另外,4—6個月,寶寶經常喜歡把東西放嘴裡,也是寶寶的出牙期,所以家長準備的玩具要便於嬰兒學習抓握及不易咬壞且無毒的。


不同年齡的孩子 選擇玩具也不同

7—12個月:可敲打,可移動的大個玩具

這時候的寶寶已經進入一個積極探索的時期。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行為能力大大長進,所以對玩具的需求也有更高的要求。一般的寶寶,從7個月開始,已經能夠獨坐,並學會爬,能眼手協調地用手抓物、取物、搖晃和敲打玩具,特別喜歡將玩具扔在地上,再拾起來玩。

等到10個月之後,寶寶已能熟練地爬行自如,會站立及學走路。手的動作已能用拇指和食指撿小玩具。印雲說,這時期嬰兒能玩的玩具很多,如響鈴棒、積木、小鼓、小鈴和小鋼琴、小推車、拖拉玩具等。

溫馨提醒: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玩的玩具功能也不要太繁瑣。選擇的標準要做到有聲有色、結實耐玩、無毒衛生,又便於嬰兒玩耍。

13—18個月:多色彩,多形狀,多功能的玩具

到了這個月齡,大多數寶寶都學會了獨立行走,所以兩位專家都推薦了大型推動玩具,讓寶寶可以隨意推動,以增強行走能力,增強行走的樂趣。這時候,寶寶漸漸有顏色和形狀的概念了,雖然不能表達出來,但是已有所感知。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強化,這是紅色的蘋果,這是綠色的青菜。

一些可以說話、講故事的電子玩具,也可以嘗試著讓寶寶去觸碰。一摁什麼鍵,就冒出什麼聲音,或者出現什麼圖案,讓他(她)有一種因果關係的概念。也可以讓寶寶嘗試做一些精細的小動作,比如將這個小碗裡的水,倒入那一個小碗,把茶杯墊一個個搭高。“這些碗,茶杯墊,在孩子眼裡,也屬於玩具的範畸。

溫馨提醒:這個月齡寶寶的玩具,首先也要確保安全、可靠,經久耐用。如果用碗、茶杯當玩具倒水之類的遊戲,家長要監護左右。

19—24個月:可以塗寫,可以拆卸的玩具

這個階段,可以充分發揮寶寶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印雲說,“家長不要擔心和厭煩孩子會把家裡搞髒、搞亂。比如買一些彩筆和紙,讓孩子隨意塗抹;買些橡皮泥,讓孩子隨便捏東西;買一些可以拆卸的玩具,讓孩子自行拆裝。”

與此同時,印雲認為家長,要經常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一些高、矮,大、小,濕、乾等等的概念。家長可以以做遊戲的方式,向孩子傳達。

這時候可以給寶寶講故事,編故事,讓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可以利用家裡的小玩具,編一些小故事,比如寶寶要和小老虎比吃飯,保護小兔子,不要被大灰狼欺騙等等。”

溫馨提醒:注意不要買小零件的玩具,以防寶寶誤食。在玩橡皮泥,畫畫時,家長要在身旁監護。用完要及時清洗,以防病從口入。

25—30個月:有助寶寶手眼身體協調的益智玩具

益智類玩具有鑲嵌板、拼圖、套盒、套塔、圖片、圖書等。印雲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在平時的生活中,對物體形狀、顏色和大小有了一定的知覺,慢慢領悟到一個物體的大小或形狀與另一物體的關係。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買一些益智類玩具,有助寶寶手眼和身體動作協調,行為動作的準確性和反應能力增強,以促進各種感知覺的發展。

專家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通過各種玩具,來做各種如過家家,購物等遊戲。與之相配套的,有小苗圃,娃娃餐廳、娃娃臥室等模擬玩具。“寶寶可以學著給娃娃穿衣服,戴不同頭飾、帽子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有了思考,自然就會有進步。”

溫馨提醒:家長應培養寶寶對益智類玩具的興趣,並給予啟發和建議,但不能代替寶寶去做,要讓寶寶自己去操作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