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複雜社會成功難,從小教娃5件事

從小要教孩子以下5件事,讓他能在面對日後的競爭,憑藉這些特質脫穎而出。畢竟好行為成就出好的習慣,好習慣形成好性格,好性格創造出好命運。

1.分享

西諺“Sharing is Caring”,意即“與他人分享就是在關心照顧別人”。因此,從小就應該讓孩子養成分享的美德,未來這將是一種社交技能。當孩子開始進入幼稚園後,所處的環境是全部小朋友共有的,不像在家中什麼東西都是自己的。在空間和玩具有限的狀況下,倘若孩子不願意分享,那麼,他在團體生活中必定不受人歡迎,自己也不覺快樂。懂得分享之人,不僅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更可擁有快樂的生活!

2.禮貌

在展現耀眼學歷、優異專業能力之前,禮貌已先行一步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愈來愈多的企業用人標準為“人品”更甚於能力,禮貌好壞自然成為決定的關鍵,禮貌的重要不容輕忽。禮貌是發自內心對待他人的友善態度,必須自小培養,才能養成對於人和物的基本尊重,懂得尊重的孩子,才能尊重他人與環境,並有所包容。禮貌所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泛,如與人見面打招呼、在公共場合說話輕聲細語、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等,都是具體表現。專家提醒,“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樣,多說好話、行為要得體,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一個有禮貌的人”。若孩子能保有“懂禮貌”的美德,那麼,他就能以禮待人,相對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3.責任感

美國第28任總統威爾遜曾說過,“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的確,具有責任感的孩子,將比別人多一份機會。責任感是孩子對自我內在的要求,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懂得自律,知道什麼時間應做什麼事。幼稚園每一年都會帶著學生去春秋游,雖然只是一天,但在過程中,孩子沒有父母陪伴,他們要自己照顧自己,遇到困難也要努力想辦法解決,這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從小就懂得為自己負責。一個從小就懂得負責任的孩子,未來也必定是個有責任感的人,因為那就是他的做事風格。

4.誠實

誠實是美德,一般人認為孩子不說謊、不偷竊、不作弊即是誠實的表現。然而,誠實更深遠的涵意即是坦然面對錯誤,並且勇於承擔。孩子犯錯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他能否誠實面對,並解決問題。孩子若開始習慣說謊、逃避事實,久而久之,即陷入不誠實的惡性循環中,因為一個謊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圓謊。當孩子犯錯,不要急著指責孩子,應該靜下心瞭解孩子為何要這樣做,傾聽孩子的想法並討論可行的做法;而不是讓他擔心被責駡而寧願說謊。當孩子能勇於面對錯誤,自然能養成誠實的品格。

5.注重細節

一個人是否可取得卓越成就,取決於他能不能將那些再平凡不過的小事做好。當孩子能把不起眼的小事做到完美,表示他有細膩的心思,懂得注重細節,那麼,當他處理大事也無需擔心,因為不怕因忽略小事而導致嚴重失敗。臺灣富商郭台銘經常把“魔鬼藏在細節裡”掛在嘴邊,就知注重細節非常重要。專家建議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後,父母不忘提醒他回頭再看看,欣賞自己完成時的美好,有時也可能發現不足之處需要再做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