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放開那個小孩” 防拐從演習抓起

小孩子年齡小,懵懂的年紀不理解社會的險惡,更加沒有辨別能力。如果家長平時不勤于教育,孩子是很容易被拐騙的。家長應該就生活中可能發生的誘拐進行實際的場景演練,讓寶寶加深對安全的理解,學會辨別好壞,提高警惕性。誘拐場景很多,下面列舉幾個防誘拐的場景,家長可以試著和孩子演習,也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防誘拐演習場景1:帶路

假設孩子正在公園玩耍,爸爸扮演陌生人,來到孩子身邊說:“小朋友你好,我是從外地來的,我現住在XX,可是我不記得路怎麼走了,你知道怎麼走嗎?”孩子都比較天真,一般會高興地回答陌生人的問題,告訴叔叔行走路線。這時候陌生人又說:“聽起來好複雜,真心不知道怎麼走啊,小朋友你能帶我去嗎?”有些孩子會猶豫,多數孩子會幫叔叔帶路。這時候媽媽上場:“寶貝,你幹什麼去啊,快到媽媽這裡來。”孩子聽到媽媽的話後會跑到媽媽身邊。

場景預設目的:

小孩子天真無邪,個個是熱心腸,但在陌生人面前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不要為陌生人帶路,以最快的速到回到家長身邊,讓家長為陌生人指路。如果家長和孩子離得距離較遠,家長在呼喚孩子的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到跑到孩子身邊,以防陌生人強行抱走孩子。

防誘拐演習場景2:糖果

假設孩子一個人在胡同玩耍,爸爸扮演陌生人,手裡拿著很多糖果過來:“小朋友你做什麼呢?叔叔這裡有很多糖果,什麼味道的都有,可好吃了,你要吃嗎?”小孩子的世界裡就是吃,看到好吃的更是兩眼放光,孩子唯唯諾諾的伸出小手要接糖果。陌生人順勢說:“我家裡還有好多呢,比這些還要好吃,你跟叔叔一起回去拿吧。”被糖果誘惑的寶寶就這樣跟著陌生人走了。這時候媽媽上場:“寶寶千萬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要跟著陌生人走。”或者陌生人把孩子領走,然後把其綁架。

場景預設目的:

陌生人是不會平白無故送給毫不相干的小孩子零食的,他必然有自己的目的,孩子一旦跟著走後果不堪設想。媽媽上場說的話一定要嚴肅,警告孩子聽,讓孩子牢記在心。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下次就會吸取教訓。

防誘拐演習場景3:接放學

假設家裡就是學校,媽媽扮演陌生人,爸爸扮演老師。孩子放學高高興興地走出校門,陌生人走過來:“寶貝,你是叫小美吧,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媽媽在單位加班呢,她讓我來接你回家。”孩子一聽阿姨知道自己的名字,想當然的選擇相信阿姨,牽起陌生人的手就要走。老師看到後:“小美,這是誰啊,我怎麼沒見過?快過來,等你媽媽來了再走。”

場景預設目的:

現在是網路時代,需要的資料在網上是可以查到的,瞭解小孩的名字更是易如反掌。知道名字不代表一定就是可靠的人,孩子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家長平時可以對孩子進行說教,不過孩子對大道理聽得似懂非懂,或者根本不往心裡去。場景預設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對事情的理解,第一次演習時家長最好不要提醒,看看寶寶的表現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就要進行糾正。家長平時最好和孩子多做演習,讓孩子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