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臍帶護理方法 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就醫
什麼是臍帶護理?
寶寶在子宮中通過胎盤吸收養分和氧氣,胎盤連接在母體的子宮內壁上。而寶寶和胎盤之間就是靠穿過寶寶腹部的一個口中的臍帶連接的。寶寶出生後,護士會通過一種無痛的方式,用鉗子將臍帶夾住,並在靠近寶寶的一端剪斷,留下一段臍帶殘端。新生兒臍帶的直徑約1釐米左右,剪斷後對新生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口,如護理不當,將成為病原菌侵入機體的重要途徑,引起新生兒破傷風、新生兒敗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須做好新生兒臍部的護理。
初生嬰兒臍帶護理注意事項
1.在剪斷臍帶時,一般護士會用一個塑膠夾子夾住臍帶,這個塑膠架子需要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才能摘掉。
2.寶寶的臍帶在頭幾天可能出現腫脹情況,像果凍一樣,幾天後就會變幹、萎縮,通常在2-3周內會徹底脫落。在分娩住院的這幾天裡,護士會每天檢查寶寶臍帶的狀況。
3.為了不刺激臍帶,給寶寶穿尿布或紙尿褲的時候,一般都穿在臍帶下面,尿布或紙尿褲不能蓋住臍帶位置,否則空氣不流通,容易引發感染。
4.在臍帶脫落前最好不要讓肚臍浸到水裡。關於洗澡的時候,寶寶肚臍浸到水好不好現在仍有爭議,有的醫生認為臍帶弄濕了會增加感染的幾率,有的醫生則不認同。不過不管行不行,保險起見,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最好不要弄濕臍帶部位。
5.如果寶寶臍帶有膿液,最好不要碰到水,否則很容易感染。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海綿給寶寶擦洗洗澡,直到臍帶脫落,臍帶根部也已經痊癒了。
6.每天洗浴後都要用75%酒精給寶寶臍帶消毒,從臍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來回亂擦,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根部。
7.部分新生兒寶寶由於臍帶結紮的帶子變松,會有少量的滲液或者滲血。如果發現蓋在臍帶上的紗布被血污染或者濕透的時候,應該立即請醫生重新消毒結紮。
8.如果寶寶臍帶周圍出現紅腫、發熱、過敏等情況,說明已經感染,應該及時就醫。如果寶寶臍帶只是單純滲血,周圍皮膚正常,可能是衣服或者被子摩破剛結的痂,導致出血,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寶寶換更柔軟的衣服或者被子。
9.新生寶寶臍帶脫落後,根部會有一層痂,痂脫落後,局部會有潮濕或者米湯樣液體滲出,這時候爸媽可以用消毒棉花棒蘸75%酒精擦淨。
10.臍帶脫落時,有時候會流幾滴血,這是很正常的。變幹的臍帶會有一股輕微的味道,也是正常的。但如果這個味道很刺鼻難聞,則要小心臍帶部是否感染,應該及時告訴醫生。
新生兒肚臍出現這些情況需就醫
正常情況下,新生寶寶的臍帶會在出生兩周內脫落。但是,寶寶的臍也會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診治。
1.臍疝。
臍部有一圓形或半圓形腫物,哭時增大,安靜時恢復,手指探入可觸到根莖部的邊緣。這是臍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攏,腹壓增高時,腹膜、腸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臍疝在1歲以後會自愈,或用膠布加壓法固定,大的臍疝需2~4歲後進行手術治療。
2.臍濕疹。
因過敏因素引起肚臍及周圍皮膚的皮疹,表現為丘疹、糜爛、滲出及脫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塗氧化鋅油等方式治療。
3.臍茸。
臍帶脫落後,創面有紅色、表面光滑濕潤像黏膜樣的腫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稱臍茸。臍茸與肉芽腫不同,它是腸黏膜組織,為胚胎時期卵黃管的殘留物。臍茸的治療方法與肉芽腫相同。
4.臍瘺。
臍帶脫落後,臍正中有黏膜樣物,中心有孔,有腸內物流出,並帶有臭味,周圍皮膚發生糜爛。此為胚胎時卵黃管與臍部相通,卵黃管未閉合殘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療。
5.臍炎。
臍部流水或有膿性分泌物。臍輪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後有膿性分泌物。臍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還需用抗生素治療,應去醫院檢查。若有發熱淚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還應警惕有無敗血症,需緊急求醫,絕不能耽誤。
6.臍肉芽腫。
臍帶脫落後,如果臍根部的創面受異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會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組織:直徑~釐米,表面濕潤,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此時應及時就醫,醫生會用硝酸銀燒灼或搔刮局部或電灼,均可以治癒。如果以上方法無效,應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