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佛系養娃, 你接受嗎? 孩子的童年究竟該怎樣度過呢?

“佛系”一詞如病毒般迅速傳播,由此衍生出了各種“佛系”詞語,反映著現代生活中90後群體的一種普遍狀態。

比如——

○ 佛系戀愛:愛情這種東西隨緣吧;你來就好,我都行。

○ 佛系朋友圈:隨緣點贊,都是愛的鼓勵。

○ 佛系追星:不動怒,不吵架,不反黑,心如止水,淡定自若,love&peace。

○ 佛系老司機:加塞不路怒,堵車不著急,安全最重要。

……

其中,“佛系養娃”被稱為育兒界的一股清流,引起諸多共鳴與爭議。

“我不拿你跟郎朗比鋼琴,你也別拿我和馬雲比存款。”

“不求最好,盡力而為。”

“有特長是緣,沒特長是命。”

“人生不是只有上學一件事。”

“對你最好的疼愛,就是手放開。”

“假期就該撒開玩,別管作業寫不完。”

寶寶的童年救究竟要怎麼過?

1.“孩子的童年應該幸福、快樂”,“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這些人採用的方法是“盡情地讓孩子‘玩’!”,所謂“放野馬”,“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長”。持這種觀點的家長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比較“成功”的,很多是知識階層的家長。

2.“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兒時不吃苦,長大沒好工作。”,“快樂的童年必定會帶來‘辛苦的中年、悲慘的老年’”。

他們採取的方法是:強迫孩子從小上各種各樣的“班課外”,跟著當前所謂“重點小學、中學”盛行的潮流,搞“考級”、“特長”,完全不顧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點,將孩子當作“生產流水線上的產品”,用家長設想好的“模子”去鍛壓、製造。

小編認為: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五彩繽紛的,是開心快樂的;但是並不代表家長就放任不管,任其自由發展;家長可通過適當的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若孩子十分排斥很厭學,家長也沒必要硬逼孩子去學習某項技能;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發現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並加以正確的引導;何嘗不是一舉兩得呢?

對於“佛系育兒”,你怎麼看?一起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