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新生兒睡覺抽搐 要仔細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而後再對症下藥

新生兒睡覺抽搐是什麼原因?新生兒睡覺抽搐要怎麼辦?相信不少新手爸媽都遇見過新生兒睡覺抽搐這樣一個情況,那麼該如何處理呢?今天小編就在此和大家說說新生兒睡覺抽搐相關知識,供參考。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的原因

寶寶睡覺時有時會發生抽搐,爸爸媽媽要仔細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原因:

1.顱內疾病

(1)腦組織缺血缺氧:該原因造成的抽搐占所有病例的2/3,發病一般集中在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

(2)顱內出血:這類原因導致的驚厥和抽搐一般發生在出生後2-3天;

(3)腦梗阻:以動脈梗阻為常見,容易在新生兒降生後4天出現。

2.感染

病原微生物感染,如腦膜炎,腦膿腫,敗血症,破傷風等,均可以造成寶寶抽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破傷風在發生抽搐的同時,一般會出現牙關緊咬的現象。如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已經安生了感染,一般會在出生3天后發生驚抽搐;如寶寶出生後發生了感染,往往在1周後才會出現類似現象。

3.代謝異常

比如,低血糖(出生3日內多見),低鎂血症,低鈣血症,低鉀血症:維生素B6缺乏;膽紅素代謝異常,氨基酸代謝異常,高酮酸血症等,可能導致新生兒持續地抽搐。

4.藥物中毒或副作用

服用興奮劑過量;服用過大劑量的抗哮喘藥物(如茶鹼類);有機磷農藥中毒等,都有發生抽搐的可能。另外,在孕期內使用麻醉類藥物或抗癲癇藥物等,會透過胎盤屏障影響到胎兒。寶寶出生後,就不再得到藥物,從而發生撤藥反應:降生後的驚厥與抽搐,並大多在1-2天內恢復正常。

5.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良或畸形

當寶寶有腦積水,或頭顱發育畸形,腦功能不全時,有可能引發抽搐現象。

6.家族遺傳

出生數天內發生,頻率比較高但是一般狀況不嚴重,大多數病例在未來數周至數月內不治自愈。

7.其他原因

另外,高血壓,紅細胞增多等,都可能導致寶寶抽搐。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怎麼辦

當寶寶發生了抽搐,年輕的爸爸媽媽有時候會手足無措。掌握一點相關的醫學常識,會有助於在寶寶發病時給他們必要的幫助。

1.當寶寶發生抽搐時,爸爸媽媽切忌抱著寶寶來回搖晃,因為這樣的搖晃會加重病情。應該將寶寶身體放平,使其頭偏向一側,使孩子的頭向後,並將孩子的領口,皮帶等送開,切記不要讓他跌倒。

2.檢查孩子的口鼻等部位有無嘔吐物或分泌物。如有,要及時地清除,以保證呼吸道暢通。另外要非常注意的是,為防止寶寶發病時咬斷自己的舌頭,要用紗布或筷子等放置於上下牙齒之間,同時要用手指掐人中和合穀穴。

3.有必要壓住發病者,並且注意不要讓周圍的尖銳物體碰傷他。但是要注意,壓他時不能使用強力,否則有骨折危險。

4.如發生發熱現象,不能給予口服退燒藥,只能使用肛門栓劑來退熱。切不能在發病時或發病之後一段時間內給孩子食物或飲料,否則會被嗆住。

5.在採取以上急救手段同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發病的情形:例如,是全身還是局部抽搐;抽搐時眼睛,面部,四肢的變化等。這些資訊在醫生對孩子進行救治時極為重要。

6.控制症狀後,立即就醫。在確認發病的具體原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首先,醫生會詢問家長關於孩子發病的相關資訊,如發病時長,發病時的表現,以及有無遺傳史等,並安排血壓和腦脊液化驗或腦部斷層掃描等,來判斷抽搐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是首次發熱伴隨抽搐,一般選擇輸液治療並留院觀察,以防止再次發病。如果是癲癇引起的急性發作,就要注射抗癲癇藥(有時也給予肛門栓劑),嚴重並且反復發病就要住院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