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初入園“問題寶寶”
寶寶長大了,可以進幼稚園了,當看到自己的小寶寶一搖一擺地走向人生新的階段,作為父母,是否有種油然而生的驕傲感呢?但是,這個時候,也更需要父母及幼稚園老師注意潛伏在孩子身邊的危機——“初入園焦慮”。 父母篇 如果孩子能在入園前習慣規律
2015-01-17 22 -
父母不宜問四個幼稚園問題
孩子上幼稚園後,父母總是特別關心孩子在園內的情況,總是問東問西問個不停,其實有四個問題,父母是不宜問孩子的,有的問了不一定會得到正確答案,有的問了還會打亂孩子的正常校園生活。 1. 老師喜歡你嗎? 首先有的孩子具備這樣的判斷能力,有的並
2015-01-17 22 -
兒童齲齒飲食預防的方法
齲齒即俗話說的“蟲牙”,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其發病率以兒童為最高,主要是由於兒童的口腔不潔和喜歡吃糖、果類食品所致。因此,保持口腔的衛生和注意飲食習慣是防止齲齒的最重要方法。 牙齒主要是由牙釉質(牙齒表面最堅硬的部分)、牙本質(牙釉質裡
2015-01-17 40 -
小兒急性喉炎治療注意要點
小兒急性喉炎在冬、春兩季多發,常見於1~3歲幼兒,它既可因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直接侵襲喉部而發病,也可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到喉部而引發。急性喉炎病情發展較快,聲音嘶啞、喉間痰鳴、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為其主要表現 一般多突發於夜間,或白天
2015-01-17 28 -
正確方法預防兒童的齲齒
齲齒,也叫蟲牙。吃飯留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在口腔中變酸,腐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使牙齒脫鈣,於是出現齲洞,齲洞中經常塞進食物,變成了細菌的“防空洞”,使牙齒疼痛、發炎,甚至掉片。 怎樣預防齲齒呢? 可從懷孕的時候做起,婦女在懷孕時多吃含鈣、磷
2015-01-17 24 -
勤觀察嬰幼聽力差早發現
人們所見的一些啞巴孩子,其啞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一條是耳聾。有的孩子患先天性耳聾,聽不見大人說話,失去學習語言的機會,從而變成啞巴。如果能早期發現小兒聽力不好,利用其殘餘聽力,加強語言聽覺訓練,可使小兒學會說話,做到聾而不啞。 那麼,
2015-01-17 32 -
西醫治療小兒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一般指腎盂腎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感染途徑有三個方面:即尿道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或經淋巴通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腸桿菌為多見,其次為變形桿菌、產氣桿菌、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主要為血行感染。 臨床典型病例以尿頻、尿急、尿痛、尿濁或
2015-01-17 37 -
鼻子出血時要低頭
兒童鼻出血是常見的症狀。鼻腔內側有許多細小的血管,相互交錯成網狀,這些血管的位置較淺,保護它們的粘膜又很薄,遇到鼻腔炎症,氣候乾燥,挖鼻孔進度,血管就容易破裂,造成出血。 兒童鼻出血大多發生于鼻腔前方,如果抬頭的話,血就會流到鼻腔後方、
2015-01-17 29 -
趕走秋燥綜合征8大法寶
備戰“秋燥綜合征” 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燥”也就成為了秋季的主氣,中醫稱之為“秋燥”。秋燥一般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一般多見於初秋時節,此時天氣尚熱,猶有下火之餘氣,或因久晴無雨,驕陽久曬所致;後者則一般常見於晚秋季節,此時
2015-01-17 27 -
寶寶要添加哪些輔食?
寶寶出生後,主要依賴母乳或牛乳餵養,但是隨著小兒月齡的增長,單純奶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必須增加輔食來彌補。同時如果不按時增加輔食或不給添加輔食,就會引起營養缺乏症,影響寶寶正常地發育。那麼你的寶寶應該添加哪些些輔助食品呢? 根
2015-01-17 43 -
父母須知:寶寶的10種禁忌食物
長牙牙了,吃美味了!寶寶對食物真的可以全盤接收嗎?不,我們要對某些食物說“NO”! 寶寶越來越不“老實”,開始在飯桌上搶吃的了,看來是時候滿足寶寶的美食欲望了!但是,是否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安全食用呢?要擦亮眼睛,仔細篩選! 不利於消化的食
2015-01-17 23 -
寶寶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狀及食補
鐵缺乏症 鐵主要分佈在紅細胞中,是血紅蛋白的必需組成部分,可以攜帶和運載氧氣。缺乏鐵會導致貧血,食欲下降和學習困難,增加分娩死亡的危險。由於植物中的植酸鹽和纖維素會和鐵結合,把鐵帶出體外,植物食品鐵的吸收率遠低於動物食品。植物中大豆的鐵
2015-01-17 52 -
你知道寶寶營養攝取的5途徑嗎
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寶寶第一次睜開眼睛、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呀呀學語、第一次歡快地舞動小手和小腳,都讓爸爸、媽媽們激動不已。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其中孩子出生頭半年的營養攝取非常重要。那麼,新爸爸、媽媽們
2015-01-17 23 -
哺乳期用藥對寶寶的影響
母乳是小兒天然的最佳營養食品。但在母親用某些對小兒有較大影響的藥物期間,最好不吃母乳。因為母親用藥後,部分藥物可以和其它營養成分一樣分泌到乳汁中,而有些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比在母親血液中的還要高,如紅黴素可高4~5倍;硫氧嘧啶可高3~12倍
2015-01-17 24 -
注意12個月的幼兒進食時“含飯”
有的孩子吃飯時愛把飯菜含在口中,不嚼亦不吞咽,俗稱“含飯”。這種現象往往發生在嬰幼兒期,最大可達6歲,多數見於女孩,以家長餵飯者為多見。發生原因是家長沒有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按時添加輔食,孩子沒有機會訓練咀嚼功能。這樣的孩子常
2015-01-17 21 -
新生兒大便怎樣才算正常?
許多新婚夫婦初為人父、人母,沒有育兒經驗,發現嬰兒排便次數多,便不知所措,以為是腹瀉,其實,這種緊張是不必要的。我們知道,正常的兒童一般每天大便兩次,若大便次數增多,就意味著腹瀉了。但是,正常新生兒大便次數多,不一定是腹瀉,這主要是新生
2015-01-17 42 -
冬季寶寶穿衣原則
①孩子穿衣不是越多越好 不少家長認為,小兒要多穿,要穿得出汗才行。殊不知,孩子穿得太多或經常出汗,毛孔處於擴張狀態,很容易受涼生病。所以人們常說:“要想小兒安,須帶三分饑與寒。” 在冬季,小兒的衣著應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上身可以選擇棉質內
2015-01-17 17 -
早產兒也會感到疼痛
瑞典科學家發現,雖然早產兒的很多器官並沒有發育完全,但他們和成人一樣,會感覺到疼痛。 據瑞典《新技術》雜誌20日報導,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兒科醫生瑪律科巴爾托奇利用紅外線分光鏡感應早產兒大腦血管中的紅血球,並用專門的軟體分析其血液的流
2015-01-17 17 -
孩子發育遲緩要對症治療
臨床上生長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身材矮小,可伴或不伴智力障礙,第二性征不發育。對於由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生長發育遲緩,因症狀、表現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這種原因引起的患兒身材矮小,有時四肢不成比例,牙齒發育緩慢,並伴智
2015-01-17 23 -
陣痛並非都表明進入產程
陣痛並非都是真正進入產程的開始,有許多產婦因為陣痛到了醫院,卻被醫生判定是假性陣痛。因為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子宮對刺激越來越敏感,可以出現不規律子宮收縮,其頻率多少不等,持續時間不恒定,往往少於20秒,間隔時間長短不一,多大於10分鐘,強度
2015-01-1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