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入園家長應該怎樣配合
英國北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小學中人緣最好的學生,往往是那些上過正規幼稚園的孩子。他們不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強。 從事這項研究的菲力浦・歐文和約翰・萊奇福特博士對瓦立克郡一所小學的187名孩子進行了調查。他們先將孩子所
2017-03-14 18 -
讓孩子扮演“乞丐”憶苦思甜
不久前去美國探親,參觀了幾家美國的幼稚園,在此記錄一下我的所見所思,願與其他家長們共同思考。 有一天,我和朋友傑克一起去接他上幼稚園的兒子,發現他兒子面有菜色。 “我在幼稚園裡做‘乞丐’,”孩子神氣地說:“因為我足夠幸運。”
2017-03-14 17 -
關於握筆姿勢的有效建議
每年4月份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我都會集中精力糾正孩子們的握筆姿勢。 默寫漢字時,我會在教室裡來回查看,仔細觀察孩子們的握筆方法。我會假裝翻看他們的漢字筆記,實際上卻是在檢查他們的握筆姿勢是否正確,檢查的同時我還會在調查本上記錄下A、B
2017-03-14 51 -
你有注意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嗎
父母不要為了圖嘴上的一時之快,變得刻薄,粗暴地剪掉孩子身上不整齊的“枝杈”。這樣只會打破孩子心中的美好世界。 一天,我忙完了工作,早早地回家了。當時妻子還沒回家。 桐桐從屋子裡出來,問我:“爸爸,我的畫畫完了,我可以出去玩兒嗎?
2017-03-14 18 -
孩子不是父母的“續集”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和老公的想法常常有分歧。給不給兒子報輔導班,兒子每週玩電腦遊戲的時間怎麼分配,兒子多吃菜好還是多吃肉好,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倆總是爭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肯讓步。 老公心中一直有一個結,那就是一直想做與音樂有關的職
2017-03-14 38 -
如何讓孩子正確看待挫折(圖)
如何讓孩子正確看待挫折 楊楊從小學習能力很強,愛好廣泛,經常參加幼稚園的表演活動和比賽,表現都非常好,深受老師和長輩們的喜愛。然而前不久,楊楊第一次嘗到了慘敗的滋味,在幼稚園的象棋比賽中沒獲得任何名次。 雖然同樣領到了一份獎品,但
2017-03-14 32 -
不要心疼孩子就滿足壞毛病
孩子分辨是非能力低,常常會把無理要求當成正當的。此時家長就應該堅持原則,不能為了一時心疼孩子就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從長遠來看那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冬冬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給他買過雪糕,這也養成了他從小到大不吃雪糕的習慣。其實,何止雪
2017-03-14 21 -
父母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
《聖經》上有一句話:瞧,那個幸福的人,他有一個孩子!的確,孩子是造物主對人類的神奇饋贈。孩子純潔得如同天使,搞笑的像幽默大師,無邪的眼神和天真的童言經常讓我們內心柔軟、大腦開竅,有了孩子就不乏驚喜,但是在驚喜之外,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適
2017-03-14 13 -
孩子為什麼不肯上幼稚園?
我的兒子小雨已經三歲半了,現在上小班,可是他不願意去幼稚園。每天早上,他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不要上幼稚園!”然後大聲哭鬧,拒絕起床。幼稚園老師反映小雨在幼稚園情緒還是好的。為什麼每天早上他還是不肯上幼稚園呢? 三歲半的寶寶天天
2017-03-14 16 -
寶寶剛入園怎樣才不生病
入園前小孩子基本上是在家庭的小環境中生活,和外界接觸相對少。入園後,孩子接觸的人多了,環境複雜了,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也就多了。他的肌體對那些以前沒有接觸到的病原體缺少特定的抗體,也就是說,對該病原體沒有抵抗力,患病的次數自然就會相應增
2017-03-14 21 -
怎樣讓寶寶入園不哭
一般來說,如果三歲之前,孩子從沒有離開過母親或家人,突然上幼稚園會感到恐懼,怕生,不願意上幼稚園。但是,只要家長堅持送,及時鼓勵,再加上幼稚園本身豐富多彩的生活的吸引,一般孩子會由不適應到適應,由不願去到願意去。 怎樣讓寶寶入
2017-03-14 12 -
怎樣與青春期孩子過招
孩子進入青春期,無論是在生理或是心理方面都會有變化發生,面對這些變化有些父母會措手不及。孩子的叛逆,孩子的小秘密讓父母很是苦惱。那麼。青春期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呢? 在孩子還沒有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我就聽周圍的親友說,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
2017-03-14 34 -
幼升小家長錯誤觀念大盤點
孩子上小學,有的家長擠破了頭也要讓孩子上名校,其實,孩子上不上名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那麼,在幼升小準備中,家長們都容易犯哪些錯呢? 1、盲目追求名校 案例:今年強強要升小學了,為了讓他有個好的學習環境,
2017-03-14 12 -
在教育狂潮中應該具備的姿態
在教育狂潮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我們要學會把看到的、聽到的所有的東西,先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後再進行仔細篩選,為我所用。在教育孩子之前,媽媽們自己要先去學習的原因也在於此。不妨借助於電視上的教育節目或是各種參考書來作一次心
2017-03-14 16 -
和孩子簽一份零用錢協議書
最近,有很多書專門討論“協商”。也就是說,有很多人關注“協商”。有人說,人生的開始也是“協商”,結束也是“協商”,只不過我們平時沒有意識到而已。實際上我們無時無刻都生活在協商中,購物的時候和店員討價還價,工作中和老闆談薪水,我們都在進行
2017-03-14 27 -
用非語言行為與孩子溝通
教育孩子時,家長除了有意識地用語言與孩子交往,還可以通過目光、表情、服飾、姿態等非語言行為與孩子交往。家長的非語言行為可以補充、加強甚至代替語言溝通,同樣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目光的透視。目光是極為常見的一種非語言行為,柔和、熱誠
2017-03-14 20 -
不能讓孩子莫名其妙受委屈
女兒在超市自選一袋兩隻裝、筆桿上印著小熊圖案的水性筆,標價5.8元。剛結完帳,就被人攔住,稱涉嫌把兩隻筆放進一個口袋,屬偷盜行為。我女兒說從貨架上拿取的時候就是這樣,但工作人員根本不聽,硬把孩子帶到超市防損部。 在防損部,工作人員說
2017-03-14 10 -
創造美與和諧的成長環境
在0到6歲期間,所有兒童需要成長的環境,都蘊涵在兩個環境中。一個是物質環境,更準確一些地說就是孩子的家庭環境以及走出家庭的學校或幼稚園的環境和兒童常去的公共場所的環境;另一個環境就是和兒童有機會接觸的人的狀態,這就是家庭成員和幼稚園的老
2017-03-14 26 -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語言環境
1-3歲邏輯思維創建的特性及其培育方法 和孩子一起吃過他一歲的生日蛋糕,這個小傢伙似乎驕傲的宣佈:我不再是個嬰兒了。你會發現: 有一天他有可能會吧嗒吧嗒地爬過來主動和你打招呼; 有一天突然搖搖晃晃的站立起來,向你走來;
2017-03-14 30 -
虧欠心理影響孩子獨立
問:我有個已經上高一的兒子,他自理能力很差,忘性大。比如,我給他買單車,他前前後後丟了5輛,也不知道都咋丟的。他小時候沒在我身邊長大,我總覺得虧欠他的,現在總想好好對待他,平時他還算聽話,可當我生氣說他時,他就會說“你都那麼多年不跟我在
2017-03-14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