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期間特別容易出汗,這正常嗎?
問題 【產後】 3

坐月子期間特別容易出汗,這正常嗎?

問題描述 為什麼坐月子的我,感覺不到冷涼,只感覺到熱呢?吃飯喝水都會出汗?有知道為什麼的嗎?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產後盜汗是非常常見的,這是機體在產後進行自我調節的結果。懷孕以後,體內血容量增加,使得大量水分在孕婦體內積聚。分娩以後,產婦的新陳代謝活動和內分泌活動顯著降低,機體也不需要如此多的迴圈血量了,積聚的水分就顯得多餘,必須排出體外,才能減輕心臟負擔,有利於產後機體的全面康復。
2016-05-31 一、產後一定要坐月子 坐月子是產後恢復健康的一個重要過程,用正確的飲食和充分的休息,讓子宮內的穢物可以完全排出,也讓荷爾蒙的分泌跟著子宮逐漸恢復而日趨活躍,如果調理得當,甚至能比懷孕之前的功能更好。產婦的皮膚不但能夠借此時機回復青春彈性,也能改善母體懷孕前的疾病,像是貧血、氣喘,或是內臟下垂引起的容易疲勞,肩膀僵硬等症狀,就連身材上的缺點,都可以利用生育的機會獲得改善。這是女性一生之中最重要的階段,如能好好把握,必能脫胎換骨。 二、產後吃東西要注意吃對 現代人生得少,所以對產後的調養也更重視,但是月子餐如果只是強調好吃,只重視營養內容或食材多麼豪華是不對的,產後的月子調理,是女人一生中少有的特殊時期,特別的時期就要有特別的吃法和營養,要吃對時間,吃對食物,補對時機,補得恰恰好才行。 正確的月子食補觀念應該采1:2:3原則的階段性進補,剛好與惡露的多少相反,惡露愈多愈不能補,所以產後第一周的飲食重點在加強水分排泄功能,要用「平補」,第二周是以「溫補」促進新陳代謝,而一般像麻油雞類補氣血的「熱補」應該到第三至四周才進行。 產後調理除了要講究階段性外,像是麻油、老姜、米酒水、無鹽等這幾個月子
2016-05-31 產褥期婦女的皮膚排泄功能旺盛,出汗較多,分娩的孕婦出汗量更多,加之坐月子期間通常室內過度保暖,產婦體內餘熱不能散發,極易發生中暑,嚴重時可遺留後遺症甚至死亡,所以產婦坐月子期間可適當洗頭洗澡,保持排汗通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