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寶寶入園的一些事該如何解決?
問題 【乖乖問答】 5

寶寶入園的一些事該如何解決?

問題描述

寶寶春季入園快一個月了,中午始終不願意吃飯,在家的時候也知道喊尿尿,自己也會脫褲子去尿尿,可是在學校時卻不喊 ,經常尿褲子,在學校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時會到處跑,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您好,很高興可以幫助您解答問題,寶寶還比較小,剛去幼稚園比較怕生,家長可以多和老師溝通溝通,對寶寶要用鼓勵和獎勵的方式,寶寶尿濕褲子不要批評寶寶,以免造成寶寶心理陰影,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2015-04-08 孩子長大了,去幼稚園適應團體生活是個重要的課題,然而,由於家庭與幼稚園有著極大的差異,孩子在適應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許多孩子可能經過了開學初期的混亂後,就能漸入佳境,越來越習慣幼稚園生活。可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這樣從此高高興興去幼稚園,有些孩子因為曾經遭遇過的負面經驗,使得上幼稚園變成他們最大的壓力來源。那麼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不想上幼稚園呢?1.不想與爸爸媽媽分開。對孩子來說,爸媽在身邊,不但能隨時回應自己的需求,而且心裡還會有無比的安全感。而上學以後,得獨自面對、處理問題,不難想像孩子會產生失落、焦慮與不知所措的感覺。2.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習慣了自己熟悉的家,現在卻得長時間待在充滿陌生人的學校裡,孩子會感到莫名的焦慮與不安。3.無法適應團體生活。孩子在家中受盡呵護,到了學校,卻只是團體中的一分子,必須遵守團體的規範,想要的東西需與人分享,想吃點心、玩玩具都得排隊,上課時還被要求守秩序,不能隨便講話;到處都是限制,讓孩子覺得學校真不好玩。4.跟不上團體進度。團體生活中常常無法照顧到個人的需求,如果孩子聽不懂老師的話,而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或者跟不上其他小朋友,成為團體中的特殊份子,他會覺得受了挫折,也會因此產生心理壓力,一想到上學就緊張。5.人際交往受到挫折。小孩子都渴望友情,在幼稚園 (托兒所) 裡面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是每個孩子上幼稚園最大的期待。然而,真的上了學後,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排擠,孩子就可能不想去了。當孩子吵著不願上幼稚園,心中可能有很多的害怕與焦慮,爸爸媽媽必須耐心安慰鼓勵,給孩子最溫暖的支持,才能幫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礙,勇敢的面對問題。
2015-04-08 孩子的思維模式是視覺型的,對於沒有見過的事物,他沒有相關的經驗以及在經驗過程中的心理感受,無法提前想像將來的情景,並產生特定的情感,因此孩子在對幼稚園產生印象之前,不會提前產生離別的恐懼。俗語所說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就是這樣的道理。成人則不同,他們有豐富的經驗,當成人在給孩子進行入園前的心理準備時,常常會將自己曾經體驗的分離痛苦和心理感受當成孩子的心理感受,從而將自己的情緒傳導給孩子。孩子本來並沒有對幼稚園產生擔心情緒,這時反而會因為媽媽的暗示出現擔心。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在心理上誤導孩子。孩子的心理準備可從兩個方面來做。一是通過語言描述解決孩子內心焦慮。寶寶3歲了,已經可以理解很多成人的語言。因此,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靜隨意地跟寶寶談論幼稚園,告訴寶寶:寶寶就要上幼稚園了,幼稚園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師,老師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還有一些其他的老師,他們長得什麼樣,穿什麼樣的衣服,媽媽去看的時候,他們正在和小朋友做什麼事;老師是怎麼說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他們是怎樣吃飯的,怎樣睡覺的;有一個小朋友想上衛生間了,他是怎樣做的……家長講這些事的時候,就像講一個童話故事,最好講得非常有幽默感,逗孩子發笑,這樣孩子就會要求家長一遍遍地講。講過幾遍後,家長就可以拿出幼稚園的圖片或宣傳冊頁,指著上面的圖畫給孩子講幼稚園的故事,指出園長的名字、每一個老師的名字,告訴孩子園長是做什麼事的,幼稚園裡有什麼活動,還可以找一些關於寶寶上幼稚園的故事書講給孩子聽。二是帶孩子做初步的體驗。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已經分享了許多關於幼稚園的故事,也刺激了孩子對幼稚園的注意,接下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過家家的形式來體驗入園了。先是媽媽扮演老師,讓孩子扮演小朋友,從早上入園開始一直演到放學回家,將幼稚園可能遇到的事都編到過家家的程式中。玩過幾遍後,再讓孩子扮演老師,媽媽扮演小朋友。之後就可以帶孩子去實地參觀了。要儘量選擇不同的時間段參觀幼稚園的生活,使孩子將和媽媽玩遊戲的經驗與真實的幼稚園生活聯繫起來,進一步深化對幼稚園的認識,排除陌生感。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床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為幼稚園是一個像遊樂園一樣的場所,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避免孩子入園後發現幼稚園並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而造成失望情緒。入園以前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好以上準備,孩子入園後就不會感覺到過於恐懼和焦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