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0-1歲嬰兒認識與語言發育

1個月

你會發現寶寶有時候警覺而主動, 有時觀察但被動, 有時易被激怒。 實際上孩子一天有6種要迴圈幾次的知覺狀態。 即, 深睡眠、淺睡眠、嗜睡、平靜而警覺、活動而警覺、哭泣。


2個月

正像孩子生來喜歡人類面孔的程度超過其他圖案一樣, 他也更喜歡人類的聲音。 他最喜歡母親的聲音, 因為他將母親的聲音與溫暖、食物和舒適聯繫在一起。 一般來說嬰兒比較喜歡高調的婦女聲音。 在一個月時, 即使媽媽在其他房間, 他也可以辨認出其聲音, 當媽媽跟他說話時, 他感到安全、舒適和愉快。
寶寶對熟悉的音樂也有表情,

Advertisiment
有些樂曲會引起寶寶快樂而四肢舞動, 如蹬腿、押動上肢;這時的寶寶更喜歡聽父母唱歌, 尤其是父母伴隨唱歌時的動作。 在第2個月期間, 你會聽到孩子重複某些母音(啊、啊, 哦、哦), 尤其是你一直和他用清楚、簡單詞彙和句子交談時。


3個月
已具有一定的辨別方向的能力, 頭能順著響聲轉動180度。 語言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逗他時會非常高興並發出歡快的笑聲, 當看到媽媽時, 臉上會露出甜蜜的微笑, 嘴裡還會不斷地發出咿呀的學語聲, 發音增多, 能發出清晰的母音, 如啊、噢、嗚等, 似乎在向媽媽說著知心話。 和寶寶面對面, 讓他看著你的嘴形, 重複發這些單音, 讓他模仿。
無論寶寶躺著或抱著, 家長都應在孩子身旁的不同方向用說話聲、玩具聲逗他轉頭尋找。

Advertisiment
當嬰兒自動發音時, 家長可認真聆聽, 並且與之應答, 就像和寶寶交談一樣。 家長可用不同的語調和嬰兒說話, 促進他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4個月
這個時期的孩子在語言發育和感情交流上進步較快。 高興時, 會大聲笑, 笑聲清脆悅耳。 當有人與他講話時, 他會發出咯咯咕咕的聲音, 好像在跟你對話。 對自己的聲音感興趣, 可發出一些單音節, 而且不停地重複。 能發出高聲調的喊叫或發出好聽的聲音。 咿呀作語的聲調變長。


5個月
認知發展
現在, 隨著孩子記憶力和注意力的加強, 你會注意到一些跡象:表明他不僅在接受一些資訊, 而且也把它們應用到他的日常生活中。
這一階段他可以明白一個重要的概念——因果關係。
Advertisiment
在他踢床墊時, 可能會感到嬰兒床在搖晃, 或者在他打擊或搖動鈴鐺時, 會認識到可以發出聲音。 一旦他知道自己弄出這些有趣的東西, 他將繼續嘗試其他東西, 觀察出現的結果。
在最初的幾個月他認為世界僅僅由他所看見的物體構成, 當你離開房間時, 他認為你消失了, 當你回來時, 對他來說你是一個全新的人。 同樣, 當你將玩具藏在衣服下面或者盒子內時, 他認為就永遠消失了, 不會費心去找它。 但大約到這個時候, 他開始認識到這個世界比他想像得更加持久, 在每天早上祝賀他的是同一個人, 地板上的玩具熊和昨天夜裡在床上陪伴他的是同一個, 你藏起來的東西實際上沒有真正消失。
Advertisiment
通過捉迷藏的遊戲, 或者觀察他周圍的人來來往往, 孩子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內繼續學習物質永恆原則。
對大人的臉非常有興趣, 抱他時, 會用手指戳你的眼睛, 會抓你的眼鏡。 叫他的名字時, 能轉過頭去, 朝聲音方向尋找。
聽覺與語言發展
當寶寶啼哭的時候, 如果放一段音樂, 正哭的寶寶會停止啼哭, 扭頭尋找發出音樂的地方, 並集中注意力傾聽。 聽到柔和動聽的曲子時, 寶寶會發出咯咯地笑聲。 看熟悉的人或物會主動發音;聽到叫名字會注視並微笑;開始發g、h、l等音。 這時候的寶寶, 語音越來越豐富, 還試圖通過吹氣、咿咿呀呀、尖叫、笑等方式來“說話”。
6個月
認知發展
此時期他已能在鏡子中發現自己, 並與這個新夥伴聊天。
Advertisiment
照鏡子時會笑, 用手摸鏡中人。 能夠知道自己的名字, 聽到叫他的名字會有反應。
這個階段, 寶寶處在“發現”階段。 隨著認知能力的發育, 他很快會發現一些物品, 例如鈴鐺和鑰匙串, 在搖動時會發出有趣的聲音。 當他將一些物品扔在桌上或丟到地板上時, 可能啟動一連串的聽覺反應, 包括:喜悅的表情、呻吟或者導致物件重現或者重新消失的其他反應。 他開始故意丟棄物品, 讓你幫他揀起。 這時你可千萬不要不耐煩喲, 因為這是他學習因果關係並通過自己的能力影響環境的重要時期。
現在, 寶寶變得越來越好動, 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 這個階段是寶寶自尊心形成的非常時期, 所以父母要引起足夠的關注, 對寶寶適時給予鼓勵,從而使寶寶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當他想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或者幹打擾家庭成員休息的事情時,你必須加以約束,然而這時候你處理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玩具或其他活動使孩子分心。
語言
現在的寶寶,只要不是在睡覺,嘴裡就一刻不停地“說著”,儘管爸爸媽媽聽不懂寶寶在說什麼,但還是能夠感覺出寶寶所表達的意思。如寶寶會一邊擺弄著手裡的玩具,一邊嘴裡發出“喀…噠…媽”等聲音,好像自己跟自己在說著什麼。
7個月
 語言
此時家長參與孩子的語言發育過程更加重要,這時他開始主動模仿說話聲,在開始學習下一個音節之前,他會整天或幾天一直重複這個音節。能熟練地尋找聲源,聽懂不同語氣、語調表達的不同意義。現在他對你發出的聲音的反應更加敏銳,並嘗試跟著你說話,因此要像教他叫“爸爸”和“媽媽”一樣,耐心地教他一些簡單的音節和諸如“貓”、“狗”、“熱”、“冷”、“走”、“去”等詞彙。儘管至少還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你才能聽懂他咿呀的語言,但周歲以前孩子就能很好地理解你說的一些詞彙。

認知

此時的寶寶,玩具丟了會找,能認出熟悉的事物。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能跟媽媽打招呼了,會自己吃餅乾了,出現認生的行為,對許多東西表現出害怕。能夠理解簡單的詞義,懂得大人用語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揚和批評;記住離別一星期的熟人3~4人;會用聲音和動作表示要大小便。


8個月
認知
此時的孩子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注意力難以持續,很容易從一個活動轉入另一個活動。對鏡子中的自己有拍打、親吻和微笑的舉動,會移動身體拿自己感興趣的玩具。懂得大人的面部表情,大人誇獎時會微笑,訓斥時會表現出委屈。
語言
孩子從早期的發出咯咯聲,或尖叫聲,向可識別的音節轉變。他會笨拙地發出“媽媽”或“拜拜”等聲音。當你感到非常高興時,他會覺得自己所說的具有某些意義,不久他就會利用“媽媽”的聲音召喚你或者吸引你的注意。
在本階段,他每天說“媽媽”僅僅是為了實踐說詞彙,他還不明白這些詞的含意,還不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真正聯繫起來。有了這樣的基礎,為時不久,孩子就能真正地喊爸爸媽媽了,最終他會在想進行交流時才說。
這一階段的嬰兒,明顯地變得活躍了,發音明顯地增多。當他吃飽睡足情緒好時,常常會主動發音,發出的聲音不再是簡單的韻母聲“a”、“e”了,而出現了聲母音“pa”、“ba”等。還有一個特點是能夠將聲母和韻母音連續發出,出現了連續音節,如“a-ba-ba”、“da-da-da”等,所以也稱這年齡階段的孩子的語言發育處在重複連續音節階段。
除了發音之外,孩子在理解成人的語言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已能把母親說話的聲音和其他人的聲音區別開來,可以區別成人的不同的語氣,如大人在誇獎他時,他能表示出愉快的情緒,聽到大人在責怪他時,他們表示出懊喪的情緒。
還能“聽懂”成人的一些話,並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如成人說“爸爸呢”,嬰兒會將頭轉向父親,對嬰兒說“再見”,他就會作出招手的動作,表明嬰兒已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言語交往。
能發出各種單音節的音,會對他的玩具說話。能發出“大大、媽媽”等雙唇音,能模仿咳嗽聲、舌頭“喀喀”聲或咂舌聲。
孩子能對熟人以不同的方式發音,如對熟悉的人發出聲音的多少力量和高興情況與陌生人相比有明顯的區別。他也會用1-2種動作表示語言。 9個月
認知
此時的寶寶也許已經學會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搖晃,能夠認識五官。能夠認識一些圖片上的物品,例如他可以從一大堆圖片中找出他熟悉的幾張。
有意識地模仿一些動作,如:喝水、拿勺子在水中攪等。可能他已經知道大人在談論自己,懂得害羞;會配合穿衣。會與大人一起做遊戲,如大人將自己的臉藏在紙後面,然後露出臉讓孩子看見,孩子會高興,而且主動參與遊戲,在大人上次露面的地方等待著大人再次露面。
語言
現在他能夠理解更多的語言,你的交流具有了新的意義。在他不能說出很多詞彙或者任何單詞以前,他可以理解的單詞可能比你想像的多。盡可能與孩子說話,可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告訴他周圍所發生的事情,要讓你的語言簡單而特別。
無論你給他翻閱還是與他交談,都要給孩子充足的參與時間。提問並等待孩子的反應,或者讓孩子自己引導。此時他也許已經能用簡單語言回答問題;會做3~4種表示語言的動作;對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反應,當聽到“不”或“不動”的聲音時能暫時停止手中的活動,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媽媽說自己名字時就停止活動,並能連續模仿發聲。聽到熟悉的聲音時,能跟著哼唱,說一個字並表示以動作,如說“不”時擺手,“這、那”時用手指著東西。
10個月
認知
此時的寶寶能夠認識常見的人和物。他開始觀察物體的屬性,從觀察中他會得到關於形狀(有些東西可以滾動,其他則不能)、構造(粗糙、柔軟或光滑)和大小(有些東西可以放入別的東西中)的概念,甚至他開始理解某些東西可以食用,而其他的東西則不能,儘管這時他仍然將所有的東西放入口中,但只是為了嘗試。
遇到感興趣的玩具,試圖拆開看裡面的結構,體積較大的,知道要用兩隻手去拿,並能準確找到存放食物或玩具的地方。此時寶寶的生活已經很規律了,每天會定時大便,心裡也有一個小算盤,明白早晨吃完早飯後可以去社區的公園裡遛達。
語言
此時的寶寶也許已經會叫媽媽、爸爸,能夠主動地用動作表示語言;孩子發出可識別的詞彙的年齡有很大差異。有些孩子周歲時已經學會2~3個詞彙,但可能性更大的是,孩子周歲時的語言是一些快而不清楚的聲音,這些聲音具有可識別語言的音調和變化。只要孩子的聲音有音調、強度和性質改變,他就在為說話作準備。
在他說話時,你反應越強烈,就越能刺激孩子進行語言交流。開始能模仿別人的聲音,並要求成人有應答,進入了說話萌芽階段。在成人的語言和動作引導下,能模仿成人拍手、揮手再見和搖頭等動作。
11個月
 認知
此時的寶寶已經能指出身體的一些部位;不願意母親抱別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喜歡擺弄玩具,對感興趣的事物長時間地觀察,知道常見物品的名稱並會表示,孩子能仔細觀察大人無意間做出的一些動作,頭能直接轉向聲源,也是詞語-動作條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期。
這時期的孩子懂得選擇玩具,逐步建立了時間、空間、因果關係,如看見母親倒水入盆就等待洗澡,喜歡反復扔東西拾等。
語言
此時的寶寶,能準確理解簡單詞語的意思。在大人的提醒下會喊爸爸、媽媽。會叫奶奶、姑、姨等;會一些表示詞義的動作,如豎起手指表示自己一歲;能模仿大人的聲音說話,說一些簡單的詞。可正確模仿音調的變化,並開始發出單詞。能很好地說出一些難懂的話,對簡單的問題能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方法做出回答,如問他“小貓在哪裡”,孩子能用眼睛看著或用手指著貓。喜歡發出咯咯、嘶嘶、等有趣的聲音,笑聲也更響亮,並反復重複會說的字。能聽懂3-4個字組成的一句話。
12個月
認知
此時他仍然非常愛動,在孩子周歲時,他將逐漸知道所有的東西不僅有名字,而且也有不同的功用。你會觀察到他將這種新的認知行為與遊戲融合,產生一種新的迷戀。例如,不再將一個玩具電話作為一個用來咀嚼、敲打的有趣玩具,當看見你打電話時,將模仿你的動作。
此時他也許已經會隨兒歌做表演動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簡單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歡或禁止的事。隱約知道物品的位置,當物體不在原來的位置時,他會到處尋找。
已經具備了看書的能力,他們可以認識圖畫、顏色、指出圖中所要找的動物、人物。當然,這需要媽媽的指導和協助。
語言
此時寶寶對說話的注意力日益增加。能夠對簡單的語言要求作出反應。對“不”有反應。利用簡單的姿勢例如搖頭代替“不”。利用驚歎詞,例如“oh-oh”。嘗試模仿詞彙。
這時雖然孩子說話較少,但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並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說出一些詞語,所發出的一定的“音”開始有一定的具體意義,這是這個階段孩子語言發音的特點。
孩子常常用一個單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外外”,根據情況,可能是表達“我要出去”或“媽媽出去了”;“飯飯”可能是指“我要吃東西或吃飯”。 對寶寶適時給予鼓勵,從而使寶寶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當他想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或者幹打擾家庭成員休息的事情時,你必須加以約束,然而這時候你處理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玩具或其他活動使孩子分心。
語言
現在的寶寶,只要不是在睡覺,嘴裡就一刻不停地“說著”,儘管爸爸媽媽聽不懂寶寶在說什麼,但還是能夠感覺出寶寶所表達的意思。如寶寶會一邊擺弄著手裡的玩具,一邊嘴裡發出“喀…噠…媽”等聲音,好像自己跟自己在說著什麼。
7個月
 語言
此時家長參與孩子的語言發育過程更加重要,這時他開始主動模仿說話聲,在開始學習下一個音節之前,他會整天或幾天一直重複這個音節。能熟練地尋找聲源,聽懂不同語氣、語調表達的不同意義。現在他對你發出的聲音的反應更加敏銳,並嘗試跟著你說話,因此要像教他叫“爸爸”和“媽媽”一樣,耐心地教他一些簡單的音節和諸如“貓”、“狗”、“熱”、“冷”、“走”、“去”等詞彙。儘管至少還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你才能聽懂他咿呀的語言,但周歲以前孩子就能很好地理解你說的一些詞彙。

認知

此時的寶寶,玩具丟了會找,能認出熟悉的事物。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能跟媽媽打招呼了,會自己吃餅乾了,出現認生的行為,對許多東西表現出害怕。能夠理解簡單的詞義,懂得大人用語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揚和批評;記住離別一星期的熟人3~4人;會用聲音和動作表示要大小便。


8個月
認知
此時的孩子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注意力難以持續,很容易從一個活動轉入另一個活動。對鏡子中的自己有拍打、親吻和微笑的舉動,會移動身體拿自己感興趣的玩具。懂得大人的面部表情,大人誇獎時會微笑,訓斥時會表現出委屈。
語言
孩子從早期的發出咯咯聲,或尖叫聲,向可識別的音節轉變。他會笨拙地發出“媽媽”或“拜拜”等聲音。當你感到非常高興時,他會覺得自己所說的具有某些意義,不久他就會利用“媽媽”的聲音召喚你或者吸引你的注意。
在本階段,他每天說“媽媽”僅僅是為了實踐說詞彙,他還不明白這些詞的含意,還不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真正聯繫起來。有了這樣的基礎,為時不久,孩子就能真正地喊爸爸媽媽了,最終他會在想進行交流時才說。
這一階段的嬰兒,明顯地變得活躍了,發音明顯地增多。當他吃飽睡足情緒好時,常常會主動發音,發出的聲音不再是簡單的韻母聲“a”、“e”了,而出現了聲母音“pa”、“ba”等。還有一個特點是能夠將聲母和韻母音連續發出,出現了連續音節,如“a-ba-ba”、“da-da-da”等,所以也稱這年齡階段的孩子的語言發育處在重複連續音節階段。
除了發音之外,孩子在理解成人的語言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已能把母親說話的聲音和其他人的聲音區別開來,可以區別成人的不同的語氣,如大人在誇獎他時,他能表示出愉快的情緒,聽到大人在責怪他時,他們表示出懊喪的情緒。
還能“聽懂”成人的一些話,並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如成人說“爸爸呢”,嬰兒會將頭轉向父親,對嬰兒說“再見”,他就會作出招手的動作,表明嬰兒已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言語交往。
能發出各種單音節的音,會對他的玩具說話。能發出“大大、媽媽”等雙唇音,能模仿咳嗽聲、舌頭“喀喀”聲或咂舌聲。
孩子能對熟人以不同的方式發音,如對熟悉的人發出聲音的多少力量和高興情況與陌生人相比有明顯的區別。他也會用1-2種動作表示語言。 9個月
認知
此時的寶寶也許已經學會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搖晃,能夠認識五官。能夠認識一些圖片上的物品,例如他可以從一大堆圖片中找出他熟悉的幾張。
有意識地模仿一些動作,如:喝水、拿勺子在水中攪等。可能他已經知道大人在談論自己,懂得害羞;會配合穿衣。會與大人一起做遊戲,如大人將自己的臉藏在紙後面,然後露出臉讓孩子看見,孩子會高興,而且主動參與遊戲,在大人上次露面的地方等待著大人再次露面。
語言
現在他能夠理解更多的語言,你的交流具有了新的意義。在他不能說出很多詞彙或者任何單詞以前,他可以理解的單詞可能比你想像的多。盡可能與孩子說話,可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告訴他周圍所發生的事情,要讓你的語言簡單而特別。
無論你給他翻閱還是與他交談,都要給孩子充足的參與時間。提問並等待孩子的反應,或者讓孩子自己引導。此時他也許已經能用簡單語言回答問題;會做3~4種表示語言的動作;對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反應,當聽到“不”或“不動”的聲音時能暫時停止手中的活動,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媽媽說自己名字時就停止活動,並能連續模仿發聲。聽到熟悉的聲音時,能跟著哼唱,說一個字並表示以動作,如說“不”時擺手,“這、那”時用手指著東西。
10個月
認知
此時的寶寶能夠認識常見的人和物。他開始觀察物體的屬性,從觀察中他會得到關於形狀(有些東西可以滾動,其他則不能)、構造(粗糙、柔軟或光滑)和大小(有些東西可以放入別的東西中)的概念,甚至他開始理解某些東西可以食用,而其他的東西則不能,儘管這時他仍然將所有的東西放入口中,但只是為了嘗試。
遇到感興趣的玩具,試圖拆開看裡面的結構,體積較大的,知道要用兩隻手去拿,並能準確找到存放食物或玩具的地方。此時寶寶的生活已經很規律了,每天會定時大便,心裡也有一個小算盤,明白早晨吃完早飯後可以去社區的公園裡遛達。
語言
此時的寶寶也許已經會叫媽媽、爸爸,能夠主動地用動作表示語言;孩子發出可識別的詞彙的年齡有很大差異。有些孩子周歲時已經學會2~3個詞彙,但可能性更大的是,孩子周歲時的語言是一些快而不清楚的聲音,這些聲音具有可識別語言的音調和變化。只要孩子的聲音有音調、強度和性質改變,他就在為說話作準備。
在他說話時,你反應越強烈,就越能刺激孩子進行語言交流。開始能模仿別人的聲音,並要求成人有應答,進入了說話萌芽階段。在成人的語言和動作引導下,能模仿成人拍手、揮手再見和搖頭等動作。
11個月
 認知
此時的寶寶已經能指出身體的一些部位;不願意母親抱別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喜歡擺弄玩具,對感興趣的事物長時間地觀察,知道常見物品的名稱並會表示,孩子能仔細觀察大人無意間做出的一些動作,頭能直接轉向聲源,也是詞語-動作條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期。
這時期的孩子懂得選擇玩具,逐步建立了時間、空間、因果關係,如看見母親倒水入盆就等待洗澡,喜歡反復扔東西拾等。
語言
此時的寶寶,能準確理解簡單詞語的意思。在大人的提醒下會喊爸爸、媽媽。會叫奶奶、姑、姨等;會一些表示詞義的動作,如豎起手指表示自己一歲;能模仿大人的聲音說話,說一些簡單的詞。可正確模仿音調的變化,並開始發出單詞。能很好地說出一些難懂的話,對簡單的問題能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方法做出回答,如問他“小貓在哪裡”,孩子能用眼睛看著或用手指著貓。喜歡發出咯咯、嘶嘶、等有趣的聲音,笑聲也更響亮,並反復重複會說的字。能聽懂3-4個字組成的一句話。
12個月
認知
此時他仍然非常愛動,在孩子周歲時,他將逐漸知道所有的東西不僅有名字,而且也有不同的功用。你會觀察到他將這種新的認知行為與遊戲融合,產生一種新的迷戀。例如,不再將一個玩具電話作為一個用來咀嚼、敲打的有趣玩具,當看見你打電話時,將模仿你的動作。
此時他也許已經會隨兒歌做表演動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簡單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歡或禁止的事。隱約知道物品的位置,當物體不在原來的位置時,他會到處尋找。
已經具備了看書的能力,他們可以認識圖畫、顏色、指出圖中所要找的動物、人物。當然,這需要媽媽的指導和協助。
語言
此時寶寶對說話的注意力日益增加。能夠對簡單的語言要求作出反應。對“不”有反應。利用簡單的姿勢例如搖頭代替“不”。利用驚歎詞,例如“oh-oh”。嘗試模仿詞彙。
這時雖然孩子說話較少,但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並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說出一些詞語,所發出的一定的“音”開始有一定的具體意義,這是這個階段孩子語言發音的特點。
孩子常常用一個單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外外”,根據情況,可能是表達“我要出去”或“媽媽出去了”;“飯飯”可能是指“我要吃東西或吃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