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智力並非是從出生就決定的, 生活中的早教和營養都會提高學齡前兒童的智力。
腦、卵磷脂:這兩種物質在大腦裡含量頗高。 富含腦、卵磷脂的食物(蛋黃、動物腦、骨髓等), 有助於提高腦細胞的功能, 增強智力和記憶力。 所以, 6歲前的兒童常吃這類食物, 有利於智高的提高和發展。
葡萄糖:大腦的思維和智力活動是需要能量的, 而供給大腦的活動能量物質主要是葡萄糖。 含葡萄糖的食物主要有米、面、土豆、紅薯、南瓜、山芋等。 嬰幼兒多吃這些食物對提高智商有益。 要注意不能給幼兒吃過多的巧克力、白糖等,
Advertisiment
微量元素:豆類、牛肉、豬肝、雞肉、雞蛋、魚、黑木耳、蘑菇、海帶等, 這些物質富含鋅、碘、銅、鐵、硒等微量元素, 它們是構成大腦所必需的營養成分, 是提高幼兒智商不可少的物質。 幼兒一旦缺乏這些微量元素, 尤其是缺鋅元素, 可使大腦邊緣馬區發育不良、智力和記憶力將受到損害。
纖維素:含纖維素較豐富的食物有小米、玉米、蜂蜜、紅薯、香蕉等, 幼兒常吃這些食物可防便秘, 提高智商。 幼兒便秘會阻礙智力發育。 便秘是阻礙幼兒智力發展的最大敵人。
維生素C:6歲前的孩子常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大棗、草黴、柑橘、番茄、獼猴桃等)對開發智商有益。
Advertisiment
那麼, 影響寶寶智力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6大原因影響寶寶智力
遺傳:一般說父母智商高, 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 這種遺傳因素還表現在血緣關係上, 父母同是本地人, 孩子平均智商為102;而隔省結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達109;父母是表親, 低智商的孩子明顯增加。
母乳:母乳中含有多種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活性物質, 特別是對智力發育有重要影響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 據調查, 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兒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飲食:吃肉過多或貪吃的孩子智力會減低。
Advertisiment
肥胖:體重超過正常兒童20%的孩子, 其視覺、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於較低的水準。 這是因為肥胖兒過多的脂肪進入腦內, 會妨礙神經細胞的發育和神經纖維增生。
環境:生活在枯燥環境裡的兒童, 如棄嬰, 得不到母愛及良好的教育, 智商會較低。 據研究調查表明, 這類孩子3歲時平均智商僅為60.5, 反之, 處於良好環境的3歲兒童智商平均為91.8。
藥物:某些藥物會影響兒童的智力, 如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使智商偏低, 當停藥若干年後, 智商便會有所提高。
想要寶寶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