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壞學生”畢卡索的藝術天賦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1881-1973),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 一生畫法和風格迭變。 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後注目於原始藝術, 簡化形象。 1915-1920年, 畫風一度轉入寫實。 1930年又明顯地傾向於超現實主義。 晚期製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 亦有傑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流派有很大的影響。 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
畢卡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 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 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 左鄰右舍都稱歎不已, 稱畢卡索為天才。

Advertisiment
然而, 這個"天才"卻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 上課對於他來講簡直就是折磨, 聽課時他不是漫無邊際地幻想, 就是看著窗外的大樹和鳥兒。 而且他似乎永遠都學不會枯燥無味的算術。 他無奈地對父親說:“一加一等於二, 二加一等於幾, 我腦子裡根本就沒去想。 不是我不努力, 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可就是辦不到。 ”而且他為此成了同學們捉弄的對象, 他們喜歡跑到畢卡索的課桌前, 逗他玩:“畢卡索, 二加一等於幾?”然後看著畢卡索呆呆的樣子哈哈大笑。 就連老師也認為這孩子智力低下, 根本沒法教, 他經常在畢卡索父母面前, 繪聲繪色地描繪畢卡索的“癡呆”症狀, 畢卡索的母親聽了又羞又惱, 覺得無臉見人。 左鄰右舍也不再為他的繪畫天賦叫絕,
Advertisiment
而私下議論說:"瞧那呆頭呆腦的樣, 只會畫幾幅畫有什麼用。 "當時,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畢卡索是一個傻瓜。
畢卡索《格爾尼卡》面對風言風語的議論和嘲笑, 畢卡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 但是繪畫是極有天賦的。 他對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賞識。 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 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 ”小畢卡索看著父親堅毅的面孔, 找回了一些自信。 果然, 畢卡索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 也漸漸忘記了自己功課方面的“無能”。 但是, 嘲諷卻並沒有就此停息, 反而愈加猛烈。 小畢卡索脆弱的心靈蒙上了陰影, 他變得不愛說話了, 更不愛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 父親每天堅持送兒子去上學, 一到教室, 父親便把畫筆和用作模特的死鴿放在課桌上。 父親成了兒子強有力的心理依靠, 似乎離開了父親, 畢卡索根本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 以至每天上學, 必須得到父親會來接他回家的承諾後, 畢卡索才會鬆開父親那溫暖的手。
作為“壞學生”, 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卡索的家常便飯, 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 可是畢卡索卻很高興。 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 在那裡自由地繪畫。 有了父親的支持, 畢卡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裡, 雖然功課不好, 但他卻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
賞識自己的孩子, 不是容忍孩子一錯再錯的缺點, 也不是盲目地溺愛,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有著幾乎與生俱來的弱點, 而我們又一味不顧實際情況, 恨鐵不成鋼, 以惡言惡語、冷嘲熱諷對待孩子, 這會給孩子心靈造成難以癒合的創傷。 因為全世界都可以嘲笑譏諷他, 都可以遺棄他, 而作為父母的你卻不能, 只有你能給他信心和勇氣, 讓他敢於正視自己的弱點, 發揮自己的優點, 積極健康地對待自己、對待人生。 畢卡索的父親在關鍵時刻拯救了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也應該盡可能地揚孩子所長, 避孩子所短, 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即使他沒有畢卡索那樣的天賦, 也至少給他一個沒有陰霾、充滿陽光的心靈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