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破壞”孕育孩子創造力

“破壞”孕育孩子創造力

幼兒教育中有人倡導“無錯”原則, 認為孩子是沒有過錯的, 不應該一味批評。 同時也有人認為, 孩子的創造力往往表現在錯誤和破壞之中。

寶寶秀場:假小子圓圓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 在他小時候, 一次把母親剛買回家的金表給擺弄壞了。 母親看到孩子搞破壞, 就狠狠地揍了陶行知一頓, 并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老師。 陶行知的老師聽了這件事幽默地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 ”陶行知的母親很不理解, 老師對她分析說:“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

Advertisiment
你不該打孩子, 要解放孩子的雙手, 讓他從小就有動手的機會。 ”后來, 老師給母親找到了一個補救的方法, 讓母親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鐘表鋪, 讓孩子站在修表匠的身邊, 親自看一看金表的內部結構, 修表匠是怎么把金表修理好的。 這件事讓陶行知先生終生難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