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一個引人深思鮮活的例子

一個引人深思的鮮活例子

某男孩的父親說:我的兒子樣樣靈, 就是說話遲。 開始不在意, 心想男孩大概就是開口遲。 兩歲多才開始說話, 說的話難以聽懂。 當時我們想小孩學說話總是由不清楚到清楚。 于是, 送托兒所讓老師教, 回到家父母教。

到了三歲多還是說不清。 我開始懷疑了, 就帶孩子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檢查, 結果是由于孩子的聽力有問題, 使他不能聽到來自外界的、完整的語音, 如:z、c、s等高頻的音, 他是聽不見的, 同時他聽到的其他音也不準。 這樣就造成他說的話, 別人聽不懂。

一個引人深思的例子

Advertisiment

后來在醫生的指導下, 配上了助聽器, 并跟著醫生練習發有關方面的語音。 現在已經過3個月的訓練, 他已經能夠發清楚好多語音(他的發音器官沒問題)了。

該男孩父親說:我工作很忙, 但每周的矯治我總是要擠時間參加。 我可以從醫生那兒學到方法, 回家給孩子訓練。 按照孩子現在進步的速度, 我相信上學前能跟上同齡人。 至于助聽器, 我認為就象戴眼鏡的孩子, 戴上后就與正常的孩子一樣了。

兒童的言語發展是隨著兒童整個生理發展而發展的, 什么年齡該說話了, 什么年齡能說詞了、句了, 都有一個自身發展的軌跡。 如果由于某某原因延緩或阻礙其發展, 就會影響兒童一生的發展。 父母要改變觀念, 發現孩子遲開口或者說話不清楚的現象,

Advertisiment
要及時向有關醫生咨詢, 尋求幫助。

據美國的語言病治療師介紹, 在美國小兒不會說或不說, 父母會想到是不是有病, 絕不會坐等。 因為現在社會發展很快, 到了這個年齡就該掌握這個年齡應該掌握的東西。

小兒言語發展遲緩或者有障礙, 在美國大約占三歲左右正常人群的百分之十至十五。 我國剛剛重視這個領域的問題, 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統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