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ment
分析:梓豪寫作業, 已經長期養成不能專心的習慣, 要他寫作業時不要起來走動實在不容易。 兒童的不良行為, 若是屬於初犯或是簡單的, 可以運用忽視、不直接作反應的方法來消弱。 但事實上, 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為為數很少, 多數是出現好多次以後才被發覺。 這些長期塑造而成的行為, 父母或老師發現、求助的時候, 已經相當牢固。 可是一般家長或老師往往忽略這項關鍵因素, 恨不得馬上改善。 因此, 會把兒童所要改善的不良行為的標準訂得很高、很嚴格、很硬性, 嫉惡如仇,
Advertisiment
區別強化的理論依據是斯金納的白鼠實驗。 斯金納設計了一個類似箱子的裝置, 在箱子的牆邊有個杆子, 箱內的白鼠如果壓下了這杆子, 一顆食物就會落入離杆子不遠的食物盒內。
一隻餓鼠在斯金納箱內停了許久, 仍然沒有任何壓杆反應的跡象。 這時, 為了讓白鼠有動作, 而學會壓杆的行為, 斯金納把所期待的行為分成若干階段, 使白鼠逐步達到各階段所設定的標準。 假如這只白鼠在箱子裡活動, 許許多多的動作都不是斯金納所期望, 只有當它的頭朝向杆子時, 才能符合斯金納的期望, 立即就有顆食物落入食物盒內,
Advertisiment
下一步要獎勵的反應是白鼠更接近杆子, 再其次就是碰觸到杆子。 就這樣漸進地, 最後只有壓杆的行為, 才會獲得食物的獎勵。
上面的實驗就是行為塑造的實驗, 可以塑造所期望的行為。 如果從反面來看這項實驗, 又引導出另外一個策略——區別強化。 當這只白鼠在箱子裡活動, 開始時, 許多許多的動作都不是斯金納所期望, 但只要頭朝向杠杆時就可以獲得獎勵, 經過數次後, 頭朝向杠杆這種行為逐漸增多, 其他錯誤行為慢慢減少。
其次降低獎勵的範圍, 要白鼠朝向並移動杠杆, 最終出現壓杆的行為。
同樣, 對於兒童的偏差行為, 其改善之道,
Advertisiment
根據這一策略, 我們可以容忍不良行為在某一限度內的次數, 如5次, 如果不良行為在一定限度內能減少到5次, 就予以肯定, 以求改進。 然後再逐步降低標準, 3次、2次……逐漸就可以達到目標了。 下面是具體方案。
1、母親與梓豪約法三章, 如果梓豪寫作業時, 每小時能減到3次之內的離座次數, 就可以允許看電視, 否則就禁止看6點鐘的動畫片。 (因為6點鐘的動畫片對梓豪非常有吸引力, 是梓豪每天的必修項目。 )結果第一星期有3天達到標準,
Advertisiment
2、等梓豪能完全做到每小時離座不超過3次的標準時, 再把標準依次提高到2次、1次。 就這樣, 3個月以後, 梓豪終於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習慣。
區別強化的應用領域:區別強化是心理學上經常使用的一種行為塑造策略, 它可以運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應用在學習習慣
許多父母不能從細小行為著手, 更談不上防微杜漸, 預防於事先。 往往等到不良行為嚴重時, 才想到改善, 這只能增加解決問題的困難。 這種情形, 採用區別強化的策略比較有效。 上面梓豪的例子就證明了這一點。
2、應用在上課習慣
傳統上, 管教學生的重點偏重於禁止, 這可以說是一種外力的壓抑, 是一種消極束縛, 並不是理想的做法。 根據強化原理, 要消除學生的壞行為,老師必須控制環境,使該行為不再獲得好結果。而次數的標準,要逐步降低,才容易見效。例如,改善兒童上課搶答。
3、應用在生活習慣
兒童的不良行為中,有部分行為是父母、老師希望減少——只要它的次數不太多,不僅是可以容忍的,也可能是適當的。在這種情形下,區別強化的策略最適合應用了。例如,對於兒童的強迫洗手(每次洗手的時間間隔非常小,遠遠超出了正常的範圍),就可以運用區別強化。
4、應用在情緒發洩上
兒童情緒表現是本能的事,但我們並不希望經常看到負面情緒,因為它往往會有衝動、不成熟及偏差行為的傾向,不僅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而且關係他人及團體秩序。對於負面情緒的輔導,區別強化是可以利用的方法。例如,改善兒童亂發脾氣。
5、應用在人際交往
研究表明,富有攻擊性的兒童,遇到挫折容易亂發脾氣,好爭辯,以打架來解決衝突,忽視他人的權利和期望。對這類兒童可以用區別增強的策略來輔導。例如,改善兒童罵人。
應用區別強化的注意事項:
1、選擇適宜的標準
運用區別強化首先要選擇適合我們所要減少的行為標準,才能顯出最佳效果。例如,對於寫作業,每小時有1次走動是正常的,所以,沒有必要把標準訂成0次;如果我們不希望兒童的某種行為存在,必須完全消除,例如罵人,那麼就採用0次區別強化。
2、強化物要專一
對於不良行為的輔導,強化的來源最好只有一處,否則就沒有效果。例如,梓豪的強化物是對他非常重要的晚上6點鐘的動畫片。如果他可以從別的地方得到這個節目的話,效果就消失了。假設梓豪可以在晚上9點可以看到同樣的動畫片,那麼6點鐘的動畫片就沒有強化作用,改善行為的動力就沒有了。還有一點,強化物必須是兒童非常喜歡、強烈需要得到的東西,對於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效果就差遠了。
3、耐心堅持,才能有所收穫
區別強化所要改善的行為次數出現較多,已經成為習慣,因此需要採用漸進方式,逐步要求兒童遞減不良行為的次數。這需要堅持和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和家長不能希望這些壞習慣在一夜之間蹤影皆無。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才能看見兒童的進步,才能堅持到底,有所收穫。
要消除學生的壞行為,老師必須控制環境,使該行為不再獲得好結果。而次數的標準,要逐步降低,才容易見效。例如,改善兒童上課搶答。3、應用在生活習慣
兒童的不良行為中,有部分行為是父母、老師希望減少——只要它的次數不太多,不僅是可以容忍的,也可能是適當的。在這種情形下,區別強化的策略最適合應用了。例如,對於兒童的強迫洗手(每次洗手的時間間隔非常小,遠遠超出了正常的範圍),就可以運用區別強化。
4、應用在情緒發洩上
兒童情緒表現是本能的事,但我們並不希望經常看到負面情緒,因為它往往會有衝動、不成熟及偏差行為的傾向,不僅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而且關係他人及團體秩序。對於負面情緒的輔導,區別強化是可以利用的方法。例如,改善兒童亂發脾氣。
5、應用在人際交往
研究表明,富有攻擊性的兒童,遇到挫折容易亂發脾氣,好爭辯,以打架來解決衝突,忽視他人的權利和期望。對這類兒童可以用區別增強的策略來輔導。例如,改善兒童罵人。
應用區別強化的注意事項:
1、選擇適宜的標準
運用區別強化首先要選擇適合我們所要減少的行為標準,才能顯出最佳效果。例如,對於寫作業,每小時有1次走動是正常的,所以,沒有必要把標準訂成0次;如果我們不希望兒童的某種行為存在,必須完全消除,例如罵人,那麼就採用0次區別強化。
2、強化物要專一
對於不良行為的輔導,強化的來源最好只有一處,否則就沒有效果。例如,梓豪的強化物是對他非常重要的晚上6點鐘的動畫片。如果他可以從別的地方得到這個節目的話,效果就消失了。假設梓豪可以在晚上9點可以看到同樣的動畫片,那麼6點鐘的動畫片就沒有強化作用,改善行為的動力就沒有了。還有一點,強化物必須是兒童非常喜歡、強烈需要得到的東西,對於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效果就差遠了。
3、耐心堅持,才能有所收穫
區別強化所要改善的行為次數出現較多,已經成為習慣,因此需要採用漸進方式,逐步要求兒童遞減不良行為的次數。這需要堅持和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和家長不能希望這些壞習慣在一夜之間蹤影皆無。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才能看見兒童的進步,才能堅持到底,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