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心理>正文

三高女性懷孕焦慮最嚴重

根據調研報告數據顯示, 知識層次越高, 年齡越高的孕婦, 患抑郁癥的比例越高。 在所有接受調查的266名孕期婦女中, 以年齡為標準, 以29歲為界限, 35歲以上的受調查孕期女性全部存在心理焦慮感, 其中, 33%的35歲以上女性心理焦慮程度超出了正常范圍以下。

產婦高齡化是由當前社會環境和產婦家庭經濟條件決定的。 在觀念上, 時下同居現象流行、高離婚率、二人世界盛行、無痛流產廣告泛濫等, 直接導致許多女青年不愿意懷孕生小孩, 她們之所以懷孕主要因為‘情非得以’——迫于父母壓力等。 在經濟層面上,

Advertisiment
由于她們工作壓力很大, 且生小孩的客觀條件還不成熟, 而育兒必然牽扯到經濟問題, 這也使許多女性一再推遲生育計劃。 搖籃專家委員會委員東四婦產醫院付小青主治醫師表示 “女性年齡的推遲會嚴重影響嬰兒的健康,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5到30歲之間”。

“而產婦高齡化正是孕期婦女焦慮指數不斷攀高的主要原因。 除了工作和生活壓力外, 對育兒、早教問題的擔憂, 以及高齡產婦生育可能導致的胎兒畸形、妊娠高血壓、分娩時間延長而發生大出血或難產、誘發隱性糖尿病或高血壓、可能導致身體出現癌變的五大風險, 都會影響到孕婦、產婦的心理狀態, 直接誘發抑郁癥。 ”付小青繼續告訴記者, “所以, 大齡白領女性在懷孕前一定要在經濟和心理上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Advertisiment
并預先了解一些育兒、早教知識, 以免懷孕之后手忙腳亂, 誘發抑郁癥。 ”

以學歷為標準, 碩士及其以上學歷的女性焦慮程度略高, 31%以上的高學歷女性存在超出正常范圍的心理焦慮。 可見, 職業群體中的白領女性, 在當前工作、生活雙重壓力下, 已成為孕期罹患抑郁癥的主要人群。

醫療保障系統不完善、經濟水平、早教等因素誘發懷孕焦慮

根據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所有接受調查的懷孕女性中, 近19%的女性享受公費醫療, 接近38%的女性享有社會醫療保障, 3%的女性購買了商業醫療保險, 而剩余的40%的女性完全自費, 有33%的女性屬于計劃外懷孕。 這進一步反映出了當前孕婦焦慮的誘因:育兒成本高、經濟條件不好,

Advertisiment
以及未對生兒育女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也正是這些原因, 使得分娩安全和兒童早期教育喂養成為孕期女性最擔心的問題, 有70%的女性擔心嬰兒的喂養有困難, 其中33%對此比較擔心;近80%的女性擔心找不到好的月嫂, 超過50%對此較為擔心;有68%的女性擔心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

女性孕期焦慮臨床表現及危害

孕期婦女的焦慮在臨床上表現為產前抑郁和產后抑郁兩大癥狀。

產前抑郁表現為情緒波動大, 如容易哭、發脾氣等。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 孕婦情緒波動對胎兒會有很大的影響, 孕婦在懷孕4~10周情緒過度不安, 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出現顎裂性兔唇。 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變化,

Advertisiment
如驚嚇、恐懼、憂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 能使大腦皮層與內臟之間的平衡關系失調, 引起循環系統功能紊亂, 導致胎盤早期剝離, 甚至造成胎兒死亡。

明星王菲在2006年懷孕期間就被爆出患有產前抑郁癥, 當時面對媒體的圍追堵截以及不良報道, 王菲四處躲避, 李亞鵬則頻頻與記者發生沖突。 當王菲生產后, 許多有識之士包括醫療專家都把其女兒的兔唇歸咎于狗仔隊在王菲懷孕期間對其的瘋狂騷擾。

產后抑郁與產前抑郁病癥差不多, 主要包括3種癥狀:產后情緒低落、產后抑郁癥(PPD)和產后精神病, 較多發生在產后數星期或數月。 其中產后抑郁癥(PPD)較為普遍(10%~l5%的孕婦患有該癥狀), 表現為抑郁心境、睡眠障礙、焦慮、興趣喪失、有自罪感而自殺,

Advertisiment
可能持續5年或更長, 經常誘發慘劇:

2001年6月20日, 美國休斯敦36歲的婦女安德烈亞耶茨在生下最小的一個孩子6個月后, 將5個親生的孩子溺死在自己家中的浴缸里, ——這起殘忍命案的直接誘因即是產后抑郁;2002年1月20日18點55分, 一位張姓女子在北京車公莊地鐵站自殺身亡, 據調查, 這名女子也患有嚴重的產后抑郁癥;2002年7月31日, 生產后才坐完月子的香港艷星陳寶蓮, 也疑因產后抑郁跳樓自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