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中醫治哮喘時的“急”與“緩”

“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 是中醫的治療法則之一, 對治療小兒哮喘尤有指導意義。 小兒哮喘常以肺脾兩虛、痰飲內蘊為其主要內在因素, 而感冒受冷、接觸過敏物質等外來因素都可以引起伏痰, 誘發哮喘。 急性發作時表現氣促喘急, 喉中痰鳴等, 是邪實為主的標證, 緩解期則表現出面色白, 鼻樑青筋, 食欲呆鈍, 喉間有痰鳴聲等肺脾兩虛的本證, 治療時應分清緩急, 掌握“標”與“本 ”的主次問題。
古人雲:“若已發則散邪為主, 未發則補脾為主。 ”也就是說, 發作期治肺, 通過宣肺、祛邪、化痰而達到定喘、控制症狀的目的;緩解期治脾、扶正培本,
Advertisiment
採取調理脾胃, 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增強抵抗外邪的能力, 以求減少發作。 當然, 必要時也應該標本兼顧, 肺脾同治。

哮喘反復發作的患兒, 往往表現面色少華, 動則易喘, 容易出汗, 小便多而清, 辨證屬於腎氣虛虧, 氣不攝納, 治療上應肺脾腎三髒兼顧, 特別要強調以補益腎氣為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