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帶著小寶寶外出旅遊, 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那就要為預防寶寶暈車做一些準備。
寶寶為什麼容易暈車
大一點的孩子會訴說不舒服, 並有噁心、嘔吐、煩躁的表現, 小一點的孩子在乘車時又哭又鬧, 有的還吐奶。 爸爸媽媽不明就裡, 還以為寶寶不習慣坐車, 於是就抱著寶寶變換各種姿勢, 或是讓孩子往窗外看, 以轉移寶寶哭鬧的注意力。
其實, 小寶寶和大人一樣, 也會暈車。 暈車與耳朵中有平衡功能的前庭器官的興奮性有很大關係。 如果行駛中的車輛顛簸得厲害, 就有可能導致寶寶前庭器官興奮性增高,
Advertisiment
怎樣發現你的寶寶暈車
由於嬰幼兒無法表達自己的感覺, 暈車時往往會被家長忽視。 所以家長需要瞭解一些寶寶暈車的常見症狀, 便於及時發現情況, 及時得到安撫。 孩子暈車時的主要表現有:在車上手舞足蹈、哭鬧、煩躁不安、流汗、嘔吐、面色蒼白、抓緊家長不鬆手。 這些症狀一般在下車後就會得到好轉。 一些準備訓練
●為加強前庭功能的鍛煉, 增強寶寶的平衡能力, 可以抱著寶寶原地慢慢地旋轉。
Advertisiment
●在父母的扶持下, 讓孩子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
●教會孩子沿著地上的細繩行走, 身體儘量不要晃動。
●乘車前, 不要讓寶寶吃得太飽、太油膩, 也不要讓寶寶饑餓時乘車。
●上車前, 可在孩子肚臍處貼塊生薑, 以緩解暈車症狀。
●暈車厲害的孩子, 乘車前最好口服暈車藥, 劑量一定要小。 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服暈車藥。
●帶孩子乘車應儘量選擇靠前顛簸小的位置, 以減輕震感。 打開車窗, 讓空氣流通。
●孩子暈車時, 媽媽可以用力適當地按壓寶寶的合谷穴。 合谷穴在寶寶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
●用大拇指掐壓內關穴也可以減輕寶寶的暈車症狀。 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 腕橫紋正中上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