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都很重視, 都願意使之成才。 但由於家長的性格、修養、知識面、生活方式不同, 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 可導致孩子不同的成長道路和成就。 家長應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 改正自己教育中的缺陷。
家長們常見的教育方式有以下幾種:
1.溺愛型,
在心理學上又稱為順從型。
這種教育方式是: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
要星星不給月亮,
不講原則,
百依百順。
給孩子提供太多的食品、玩具、服裝,
不讓孩子從事體育運動,
更談不上體力勞動了。
這樣的孩子往往自私、任性,
以自我為中心。
這種孩子往往學習不刻苦,
Advertisiment
2.強制型,
在心理學上又稱為支配型。
這種教育方式是:父母不考慮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具體情況,
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強迫孩子做事情,
如學習鋼琴、舞蹈、外語等,
強迫孩子學習到晚上11點多,
不讓孩子玩耍遊戲,
甚至採用打罵、訓斥、罰站、餓飯等措施。
這樣教育的結果,
往往會使孩子盲目順從、懦弱膽小、自卑孤僻、缺乏自信心,
或者適得其反,
在家長重壓下,
竭力反抗,
性格粗暴、冷酷、反抗心理強烈。
這兩種後果都不會培養出心理正常的孩子,
孩子學習被動、應付,
難以成才。
3.自流型, 在心理學上又稱放任型。 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根本談不上教育)是, 對孩子的學習、教育不聞不問,
Advertisiment
4.溺愛一強制混合型。
這種教育方式是:父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
一方溺愛,
另一方強制,
或者父親或母親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時而溺愛時而強制,
反復不定。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的結果是,
孩子情緒、心理發展不穩,
恐懼焦慮、多疑不安、反復無常,
Advertisiment
5.科學教育型。 這種教育方式是:父母雙方都能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對孩子的教育十分耐心, 以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 安排生活, 對孩子的不正確做法, 耐心說服, 講究方式, 循循善誘。 對孩子多加鼓勵, 再指出缺點或提出新的要求。 家長注意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溝通, 能夠放心讓孩子鍛煉自己的能力。 家長言傳身教相結合, 身體力行。 只有這樣, 才能培養出生理、心理、素質俱佳, 創造性、獨立性、社會適應能力都很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