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口鼻喉, 耳居第二, 僅次於眼。 孩提時耳朵護理尤為重要, 因為耳關乎到聽力與語言的發育, 還會關係到以後寶寶的人際交往。 遺憾的是, 家長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致使孩子的耳朵淪為疾患肆虐的重災區。
香港衛生暑曾做過關于幼兒的聽力調查報告, 在1000名接受檢查的幼稚園小朋友中, 因各種耳病而造成聽力不正常者約占26%, 其中12%罹患耳咽管閉塞, 6%耳積水, 5%耳垢堵塞, 2%存在感音性失聰, 1%得了耳炎。
看來, 警鐘已經敲響, 該是父母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孩子耳朵的時候了。
象洗臉一樣重視洗耳
耳的外層面直接接觸外在環境,
Advertisiment
清洗方法 先將嬰兒沐浴液在手上搓出泡沫, 再用手指像按摩一樣輕輕揉搓耳後和耳廓, 最後用擰乾的紗布擦拭乾淨。 耳朵入口處, 可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條輕輕擦試, 注意不要隨便伸進耳道中去, 防止孩子頭部突然亂動而導致耳道粘膜受傷;孩子大了則應教他自己動手清洗, 並隨時檢查與督促。
科學看待耳垢
耳垢俗稱耳屎, 是外耳道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色粘稠的物質, 醫學稱為耵聹。 一些家長將這種分泌物與鼻涕、眼屎“一視同仁”地看成廢物,
Advertisiment
另外, 孩子的外耳道皮膚不同于成人, 比較嬌嫩, 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 皮下組織少, 血液迴圈差。 如果隨意動用工具掏挖, 如牙籤、火柴杆、耳勺甚至髮卡, 容易引起損傷、感染, 誘發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 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 影響張口和咀嚼。
耳垢可隨咀嚼、張口或打哈欠等動作, 以及借助下頜等關節的運動而自行脫落、排出。 當然, 如果分泌過多,
Advertisiment
提防環境噪音
噪音對耳的傷害也不可小視, 尤其是高分貝噪音, 容易造成孩子內耳細胞受損, 加上孩子面對噪音時不能像成人那樣主動回避, 受害更大, 故家長應當説明孩子及時地認識高分貝噪音, 並教給正確的躲避方式, 如張嘴, 將耳轉向安靜的方位, 或用手指暫時掩住外耳道口等。
另外, 使用耳機也會給聽力帶來影響, 一來耳機所發出的聲頻緊挨耳部, 故一般都有較高的分貝;二來過度使用耳機會給耳部帶來強烈的內外雙側壓力, 不利於孩子的耳發育。
Advertisiment
異物進入耳道怎麼辦
孩子的耳道本來就非常狹窄, 如果不小心進去東西, 後果十分危險。 父母對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覺, 一旦遇險, 要懂得一些急救措施。
如果是食物, 如豌豆、花生、玉米粒等, 一旦塞進耳朵容易刺破耳膜, 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損傷。 此時, 應讓孩子將腦袋傾斜, 促使異物依靠重力掉出來。 如果不行, 就要馬上帶孩子上醫院。
蠟筆是最容易塞進耳朵的文具, 可引起暫時性的聽力減退, 或者導致輕度感染。 出現這種情況時, 父母不要急著自己動手, 應立即尋求醫生的幫助。
如果昆蟲飛進或者爬進了孩子的耳朵, 有三個辦法:一個是大人用手將孩子的耳輪向後上方提起, 將耳道拉直, 頭歪向進蟲的一側, 使耳內的異物滑出;二是用手電筒往耳朵裡照射,
Advertisiment
乘坐飛機如何護耳
帶孩子旅行, 常常面臨乘坐飛機的問題。 成人多有這樣的體驗, 飛機飛行時, 因為壓力改變, 耳朵會有不同程度的難受感覺, 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尤其明顯。 由於孩子耳咽管(連接中耳與咽部的一條管道)更細小, 壓迫感較重, 疼痛會更厲害, 需要採取保護措施:
*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 讓孩子吃奶, 或者用奶瓶給他餵奶, 或讓他含一個安慰奶嘴。 這樣能使耳咽管擴張, 減輕耳朵內部的壓力, 進而減輕疼痛感。
*如果孩子4歲多了, 可以讓他嚼口香糖, 或者吃東西, 喝飲料, 從而減輕耳朵內部的壓力;打哈欠或者捏住鼻子吹氣也會有所幫助。
*孩子患了感冒,是否需要服用藥物來減輕耳朵內部的壓力,應向醫生請教。
*孩子患了感冒,是否需要服用藥物來減輕耳朵內部的壓力,應向醫生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