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傷寒與副傷寒及其治療

傷寒副傷寒桿菌(沙門氏菌屬)所致的腸道傳染病, 病後可產生持久免疫。 為夏秋季多發病。
臨床表現, 嬰幼兒的傷寒多不典型, 發病較急, 發熱, 頭痛, 厭食, 腹瀉。 起病第1~2 周, 可見咳嗽、咽紅、上呼吸道炎症狀, 發熱病程長短不一, 病情多較輕。 學齡兒童傷寒患者與成人相似, 持續發熱, 呈稽留、納呆便秘、表情淡漠、玫瑰皮疹、腹脹、舌苔厚膩、肝脾腫大。
副傷寒病程短, 症狀輕, 預後好, 嬰幼兒多見, 主要表現有三型:
急性胃腸炎型——起病急, 病程短, 嘔吐、腹瀉、腹痛、高熱。
傷寒型——臨床表現與傷寒接近。
敗血症型——多為新生兒和嬰兒,
Advertisiment
發病急、高熱惡寒、噁心嘔吐、精神萎靡或有腦膜刺激征, 新生兒多發生黃疸。
化驗:
1.血象:有輕度繼發性貧血, 白細胞計數減低, 中性粒細胞左移, 嬰兒血白細胞可增高。
2.肥達氏反應:發病後第一周, 陽性率50%, 第四周為90%, 效價要在1/160 以上。 病程中“O”與“H”凝集價上升趨勢對診斷有意義。
3.血培養:第一周陽性率為85%。
4.糞尿培養:第2~3 周陽性率為80%, 第3~4 周陽性率僅20%。 中醫認為本病初因外感濕熱之邪, 郁于肺衛, 因濕性粘滯, 最易傷脾胃清陽, 留連中洲, 纏綿難愈, 甚者入營傷絡, 神昏, 便血等症出現, 整個病程, 屬中醫“濕溫病”範疇。
(一)中醫辯證治療
1.衛分型:
主證:頭痛惡寒, 午後發熱明顯, 胸悶, 納呆, 口不渴, 苔白膩, 脈濡數。
治法:宣表化濕。
方藥:三仁東加減。
藿香6 克(後下),
Advertisiment
佩蘭8 克, 杏仁10 克, 慈仁5 克, 生苡仁12 克, 川樸6 克, 法夏10 克, 滑石18 克, 竹葉10 克, 通草5 克, 黃連3 克, 黃芩10 克, 甘草3 克。
方解:三仁湯宣化暢中, 清熱利濕, 為濕溫病初起常用方。 加藿香、佩蘭增強化濕。 黃連, 黃芩增強清熱之力。
2.氣分型。
(1)熱重於濕。
主證:發熱較重, 胸悶, 面紅, 口苦, 口渴, 幹嘔, 小便短, 便秘或腹瀉, 大便臭, 舌紅, 苔黃幹, 脈洪。
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連樸飲加減。
川連3 克, 川樸6 克, 石菖蒲5 克, 焦山枝6 克, 黃芩8 克, 法夏8 克, 滑石18 克, 蘆根15 克, 荷葉15 克, 銀花10 克, 生苡仁15 克, 加甘露消毒丹(包煎)。
方解:連樸飲清熱燥濕, 理氣化濁。 加黃芩、銀花增強清熱作用, 苡仁、荷葉、滑石增強化濕談滲作用。
(2)濕重於熱。
主證:寒熱往來, 頭脹痛, 如裹如蒙, 胸悶身重, 難以轉側, 肢體倦怠酸痛, 汗多粘膩,
Advertisiment
口淡或甘膩, 口渴不欲食, 或喜熱飲, 舌質紅苔白或黃膩, 脈濡緩。
治法:利濕化濁, 佐以清熱。
方藥:藿朴夏菩湯。
藿香6 克(後下), 法夏8 克, 赤苓10 克, 北杏仁8 克, 生苡仁15 克, 白蔻仁3 克, 豬苓10 克, 淡豆鼓6 克, 澤瀉10 克, 厚樸6 克。
方解:本方從三仁湯去滑石、通草、竹葉, 加入藿香、豆鼓、二苓、澤瀉而成。 故芳化滲濕之力較優, 治濕重於熱者最宜。
3.氣血兩燔。
主證:高熱, 煩躁, 口渴, 譫語, 神昏, 大便出血, 衄血, 舌紅深絳, 脈弦數。
治法:清營透熱, 涼血解毒。
方藥:清營東加味。
犀角3 克(先煎), 生地10 克, 玄參10 克, 竹葉10 克, 銀花10 克, 連翹10 克, 黃連5 克, 丹參10 克, 麥冬10 克, 大青葉12 克, 側柏葉10克。
方解:清營湯清營解毒, 泄熱護陰。 加大青葉、側柏葉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4.邪去正虛。
主證:身熱漸退, 食量增加, 疲倦乏力,
Advertisiment
舌紅少苔, 脈細。
治法:清餘熱, 養氣陰。
方藥:生地10 克, 孩兒參15 克, 竹葉10 克, 麥冬10 克, 玄參10 克, 白芍10 克, 扁豆15 克, 甘草5 克。
方解:生地、玄參、麥冬增液養陰, 孩兒參、扁豆、甘草益氣培中, 白芍、竹葉斂陰清餘熱。
(二)西醫治療
1.隔離至大便培養兩次陰性, 臨床休息, 半流質少渣飲食, 注意口腔衛生, 隨時注意腸穿孔、腸出血及中毒性心肌炎等併發症發生。
2.氯黴素25~50mg/kg/d, 分4 次服。 新生兒限制劑量在25mg/kg/d 以下。 熱退後3 天減半量, 繼續服藥7~10 夭。 如血白細胞減低, 效果不好可換藥。
3.氨基苄青黴素50~20mg/kg/d, 肌肉注射, 共14 天。
4.複方新諾明50mg/kg/d, 每天分2 次服, 共服1 周。
5.呋喃唑酮10mg/kg/d, 每天分3~4 次服, 共服1 周。
6.併發腸穿孔時, 禁食, 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