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兒童性教育5個關鍵期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從孩子一出生, 我們的一些行為就可能妨礙他正常的性心理發育, 甚至給孩子的一生都帶來難以彌補的不良影響。 因此, 性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 而並非像我們固有的觀念裡'認為的那樣, 非要在孩子青春期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惡補。

黃金第1期:口欲期

年齡階段:3~6個月~1歲半左右

典型特徵:什麼都往嘴裡放, 喜歡吮吸手指、吹泡泡


嬰兒大約在3~6個月大的時候, 寶寶的吸吮需要就變得尤為突出, 於是, 他的小手夠到什麼都會往嘴裡塞, 嬰兒吮吸手指、唾口水、發出咯咯笑, 並對這一切感到十分開心,

Advertisiment
這是嬰兒口欲期性☆禁☆欲的最初表現。 嬰兒的嘴是性的快感區, 他們從吮吸母乳中, 不僅滿足了食欲的需要, 而且, 從吮吸所產生的快感中獲得了性☆禁☆欲的滿足。 這種現象一般會延續到1歲或者1歲半左右。

教戰守則:給寶寶充分的撫愛和溫情, 滿足嬰兒皮膚觸覺的發育需求。

母親與兒童身體的接觸, 可增加孩子神經系統的敏感性, 促進孩子大腦的分化發育。 與成人身體接觸不足的兒童, 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將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害。

母親乳☆禁☆房, 是嬰兒獲得性快感的源泉, 若早斷奶, 嬰兒得不到口欲的滿足, 長大後, 便有可能發生吮吸拇指、咬指甲、咬被褥、手帕等神經症表現或產生口欲攻擊(如口咬、罵人、諷刺, 挖苦、猥褻、下流言語)等等,

Advertisiment
影響了心理的健康發展。

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 父母恰當的行為可以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自己被關愛, 學會尊重並愛護自己的身體。

要儘量母乳餵養, 給孩子餵奶時, 專心致志而又溫和地對待他。 讓他體會到父母帶給他的安全感是至關重要的, 這種關愛可以幫助他儘早擺脫對安撫奶嘴的依戀。

怕寶寶咬手指, 不要強行禁止, 可以考慮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 滿足他口欲期的需要。

給孩子換尿布時一定要耐心、溫和地跟孩子交流, 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好”的, 他的排泄行為是正常的。 如果相反, 就會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資訊, 讓他覺得他的身體是令人厭惡的。

黃金第2期:朦朧期

年齡階段:1~2歲

典型特徵:發現性別區分

Advertisiment

一般從1~2歲開始, 孩子就會注意到男、女身體上的區別。 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 2~3歲的孩子就會提出一些令成人十分尷尬的問題, 諸如“妹妹為什麼沒有小雞雞?”“我從哪裡生出來的?”他們還可能會對自己排出的糞便很感興趣, 如果這個時期孩子受到心理挫折, 或在後來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到心理挫折。 這個時期是訓練孩子如廁的大好時期, 但是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以免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不正確的認識, 形成畸形的性壓抑心理。

教戰守則:讓孩子學會愛自己的身體, 儘早瞭解男女區別。

在大小便訓練期間, 幼兒往往會發生“事故”, 如果成人失去耐心, 對孩子大吵大嚷, 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負面的感覺。

Advertisiment
父母如果能夠採取寬容、耐心的態度則有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身體意識。

1歲半是對孩子進行性生理教育的非常好的時機, 如果有可能, 甚至可以讓同齡的男孩女孩一塊洗澡, 讓他們裸☆禁☆露著小身子識別彼此在生理結構上的差異, 鼓勵他們觀察對方與自己不同在哪裡。

父母就可根據孩子的理解力很自然地向他解釋他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功能, 並以關愛欣賞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身體, 讓他儘早瞭解自己的身體, 並學會正確地對待自己的身體。

黃金第3期:性蕾期

年齡階段:2~4歲

典型特徵:發現性別區分

孩子在2~4歲時進入性蕾期, 這一時期的性教育是今後性成熟的基礎。 不少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玩弄自己的生☆禁☆殖☆禁☆器,

Advertisiment
這是他們的一種性☆禁☆遊☆禁☆戲。 也有的孩子玩生☆禁☆殖☆禁☆器的時間更早些。 遇到這樣的情況, 父母千萬不要苛責孩子。

教戰守則:讓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私處。

避免孩子玩生☆禁☆殖☆禁☆器比較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穿封襠褲, 每天給他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 以便轉移他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當眾碰觸自己的生☆禁☆殖☆禁☆器, 千萬不可嚴厲地呵斥來制止孩子的行為。 這可能會讓他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不好的評價。 因此, 遇到這樣的事情, 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孩子, 那個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 不能讓別人看到。 這樣說不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羞恥感, 同時也教給了他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方式。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選擇適當的時機讓孩子明白:他身體的哪些部位不宜暴露, 並不是那些部位不好;哪些事不適合當眾做,但可以在衛生間或自己的臥室做;有些事情男、女要分開做等等。

黃金第4期:依戀期

年齡階段:4~6歲

典型特徵:開始產生“戀父”“戀母”情節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他“戀”,第一個目標是他的異性親長,又名戀母(戀父)情結。這種情結在兒童性心理發展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被壓抑於潛意識內,以後不但可表現為戀上長者,而且還可能成為各類精神疾病(包括神經症、精神分裂症與內源性抑鬱症)及其症狀表現的心理根源。

教戰守則:溫馨快樂的家庭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當好孩子的性楷模。

父母要處理好彼此的關係,給孩子一個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如果父母關係緊張,孩子就很容易成為承受父母一方或雙方憤怒和怨氣發洩的對象,因為年齡太小,社會經驗缺乏,孩子缺乏正確判斷事情緣由的能力,常常會把父母之間關係惡劣的原因歸結到自己頭上,長大後變得缺乏自信、膽小怯懦、性格軟弱和行為退縮,或者內心閉鎖、精神抑鬱,嚴重的甚至可能自殺。

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別意識形成的楷模,異性父母則是孩子學習與異性相處的楷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起著無法低估的作用。因此,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都應該積極配合,共同養育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當孩子年齡大了以後,異性父母與孩子相處時則要注意分寸,不要過度親密,以免導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黃金第5期:潛隱期

年齡階段:6~12歲

典型特徵:假同性戀現象

兒童6~12歲進入性潛隱期。這個階段的兒童性心理比較平靜,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男孩喜歡與男孩作伴,從事某些比較劇烈與冒險的遊戲,而女孩則喜歡與其他女孩從事跳舞、跳橡皮筋等溫和的遊戲。這種“假性同性戀”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識與欲念,但是在今後性心理發展遇到挫折時,也可能是同性戀形成的心理根源。

教戰守則:不避諱任何性問題。讓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和孩子談論性越早開始越好。對於學齡前兒童進行性教育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在平時對孩子的提問或相關行為給予適當反應,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會給孩子一個暗示:一旦有了性方面的問題,他不需要通過別的途徑去瞭解,從父母這裡就可以獲得,同時談論性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並不是那些部位不好;哪些事不適合當眾做,但可以在衛生間或自己的臥室做;有些事情男、女要分開做等等。

黃金第4期:依戀期

年齡階段:4~6歲

典型特徵:開始產生“戀父”“戀母”情節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他“戀”,第一個目標是他的異性親長,又名戀母(戀父)情結。這種情結在兒童性心理發展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被壓抑於潛意識內,以後不但可表現為戀上長者,而且還可能成為各類精神疾病(包括神經症、精神分裂症與內源性抑鬱症)及其症狀表現的心理根源。

教戰守則:溫馨快樂的家庭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當好孩子的性楷模。

父母要處理好彼此的關係,給孩子一個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如果父母關係緊張,孩子就很容易成為承受父母一方或雙方憤怒和怨氣發洩的對象,因為年齡太小,社會經驗缺乏,孩子缺乏正確判斷事情緣由的能力,常常會把父母之間關係惡劣的原因歸結到自己頭上,長大後變得缺乏自信、膽小怯懦、性格軟弱和行為退縮,或者內心閉鎖、精神抑鬱,嚴重的甚至可能自殺。

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別意識形成的楷模,異性父母則是孩子學習與異性相處的楷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起著無法低估的作用。因此,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都應該積極配合,共同養育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當孩子年齡大了以後,異性父母與孩子相處時則要注意分寸,不要過度親密,以免導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黃金第5期:潛隱期

年齡階段:6~12歲

典型特徵:假同性戀現象

兒童6~12歲進入性潛隱期。這個階段的兒童性心理比較平靜,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男孩喜歡與男孩作伴,從事某些比較劇烈與冒險的遊戲,而女孩則喜歡與其他女孩從事跳舞、跳橡皮筋等溫和的遊戲。這種“假性同性戀”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識與欲念,但是在今後性心理發展遇到挫折時,也可能是同性戀形成的心理根源。

教戰守則:不避諱任何性問題。讓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和孩子談論性越早開始越好。對於學齡前兒童進行性教育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在平時對孩子的提問或相關行為給予適當反應,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會給孩子一個暗示:一旦有了性方面的問題,他不需要通過別的途徑去瞭解,從父母這裡就可以獲得,同時談論性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