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兒童成長不可缺少體育運動

體育以它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吸引著孩子, 通過生動活潑的體育活動, 使孩子在充滿歡樂, 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過程中, 培養孩子樂觀向上、勇敢、自信、有自制力的優良品質。 參與體育活動對兒童的身心發育、個性形成、自信心的培養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總會遇到一些困難。 幼兒每面對一個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新的活動時, 往往要克服自己的恐懼感才能完成, 而一旦完成, 幼兒會體驗到一種成就感。 以走平衡木為例, 許多從未走過的幼兒一開始都不敢上去, 就算勉強上去了,

Advertisiment
也是心慌、緊張、搖搖晃晃。 幼兒為了取得成功, 必須克服害怕的心理, 勇敢地走過去。 心理研究早已表明:這類直接而強烈的成功體驗, 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鼓舞和激勵作用, 會極大地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成就感的培養屬于非智力因素, 也可以說是一種情商, 是一種敢于克服困難的素質。 體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戰勝困難, 大膽嘗試和冒險的機會, 可以養成幼兒樂于探索, 敢于大膽嘗試的態度與精神。 所以, 好勝、膽大的孩子一般比較聰明。 這正是幼兒在體育中能夠學到的非常特別的東西, 而這種特別的東西正是能夠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素質。

父母尤其要鼓勵孩子積極嘗試, 大膽探索。

Advertisiment
在活動中, 要及時幫助孩子克服較難解決的困難, 使他們獲得成功, 并通過親身體驗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 這樣, 才能逐步變自發的好動為主動的活動, 以促進孩子身心潛力的發展。 孩子對某一活動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以后, 成人要采取增加活動量或難度的辦法, 讓孩子不斷地創新嘗試, 讓孩子不斷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

幼兒階段是個體主動性發展的最好時期。 在安排孩子進行體育活動時, 除了父母的示范外, 更要注重引導孩子自主地進行探索和思考。 如果孩子僅僅是被動地去做你要求他做的事, 即使他學會了做什么, 也不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 更不了解如何去學。 長此以往, 孩子就易養成依賴性, 阻礙其自主性和自信心的發展。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體育活動中, 我們要把發展孩子的主動性作為關鍵, 使孩子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學習者。 為了避免單一的機械模仿.應該啟發和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各種玩法。 如:玩滾圈, 一開始, 父母并不做示范, 而是讓孩子拿著圈自由玩耍, 啟發孩子動腦筋想一想:滾圈可以怎樣玩?怎樣才能玩出更多的花樣來?如此, 孩子們便去開動腦筋去想一些新奇的玩法。 在此基礎上父母再提出:用什么東西代替手, 可以使你的圈轉起來?當孩子嘗試用棍子、鉤子等滾圈, 經歷失敗再取得成功, 他的主動性得到充分地發揮, 孩子自信心、挑戰困難的欲望必然得到增強!

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動力來自于興趣和好動性。

Advertisiment
成人在安排孩子活動時, 活動目標應使孩子們感覺有興趣、有誘惑力、難度適中。 從營造溫馨的氛圍入手, 以進一步激發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要多用肯定和鼓勵的語氣與孩子交流, 尤其對那些活動能力弱的孩子, 要在語言上和情感上給予鼓勵和支持, 而不絕應否定與指責。 如此才能增強其自信心。 在化解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時, 要采取強調優點而不是強調缺點的互動方式, 來逐漸提升孩子的自信。 如在引導孩子與同齡伙伴參與競賽性游戲時, 要安排能力相當的孩子進行競賽, 避免讓能力弱的和強的比, 導致弱者喪失自信, 使強者產生驕傲。 成人應該在活動中關注輸與贏對孩子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教育贏的孩子不要驕傲, 更不要為了贏而違反游戲規則, 教育輸的孩子不氣餒, 要想辦法通過努力取勝, 不要自卑。 讓他們建立起這樣的信心你只要不懈地努力, 總會獲得成功。 另外, 還要多引導孩子自己同進步后的自己相比, 以促進自信心的發展。

推薦閱讀:巧治小兒磨蹭老外的教子之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