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內心熱情決定孩子人生發展

老師翻到圖片上, 指著其中的一幅說:“你看, 這是耶穌升天了。 人們都很害怕, 你看這個小男孩還轉動著眼睛, 他的媽媽還伸出手臂了呢。 ” 讓老師失望的是, 這個孩子只是輕輕地回應了一下:“嗯。 ”臉上沒有一絲快樂的神情。 老師知道她的講解沒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選的這些畫也沒能調動他的興趣。 其實她只是想知道小孩和成人對同樣一幅畫有什麼不同反應。 當老師在繼續尋找新的圖片時, 忽然他大叫了一聲:“小兔子!”他興奮地自己翻起書來, 原來在剛才那幅《主顯聖容》的另一面的小角落裡畫有一隻小兔子。

Advertisiment
有誰會去注意這只小兔子呢?所以說, 孩子和成人的視角是截然不同的。

孩子的眼睛確實與我們不同, 如果一個孩子被一個無關痛癢的小東西吸引並全神貫注地盯著它, 他與小東西之間就有了一種大人無法理解的溝通和感情。 這可以看作孩子的一種本能。

我們總是希望給三四歲的孩子看一些我們認為很有意思的東西, 像外部鮮豔的色彩和震耳的聲音, 以為這樣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但這樣做的效果恰恰相反, 就像一個人大喊大叫, 試圖想讓“聾子”聽見他的話一樣, 然而當這個人費盡了力, 結果卻聽到了一句讓他極度尷尬的話:“對不起, 我一點也不聾。 ”“聾子”這樣回應他。 小孩就跟這個一點都不聾的“聾子”一樣,

Advertisiment
他之所以沒有被我們提供的東西吸引, 那是因為他們看見了其他更有意思的東西。 這些事物很多時候, 我們都注意不到。

試想一下, 當孩子們全神貫注地盯著那些我們毫不在意的東西的時候, 他們的內心是不是很獨特呢?這個時候, 那些對他們內心沒有幫助的事物是無法引起他們興趣的。 只有某種強烈特殊的外在刺激才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只有孩子內心的熱情才能真正決定他人生的發展。

有一位媽媽給她一歲半的孩子講故事:“我有一本書, 叫《小黑人薩博》。 主人公薩博是個黑人小孩兒, 在他生日那天, 父母為他準備了新的帽子、鞋和色彩鮮豔的新衣服。 就在準備吃晚飯的時候, 薩博穿著他的新衣服悄悄地溜出了家。

Advertisiment
當他走到一片樹林的時候, 他碰到了許多野獸。 為了不讓它們傷害他, 他給每個動物一樣東西, 但最後他自己卻流著眼淚一絲不掛地回到家。 故事的結局是愉快的, 他的父母原諒了他, 他們還一起享受了豐盛的晚餐。 ”

後來孩子的媽媽把這本書的插圖講給她的孩子聽, 但這個小孩一直不斷重複地說:“不, Lola!”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Lola是個保姆的名字, 她曾照看過這個孩子一段時間。 後來這個孩子又哭了起來, 而且喊“Lola”的聲音越來越大, 而且指著那本書。 媽媽給他後, 他指著書中的最後一幅畫, 畫面上, 可憐的薩博正在傷心地哭。 這時媽媽才恍然大悟, 原來小孩是把西班牙語的“llora”(他在哭)說成了“Lola”, 而她還以為他一直在喊保姆的名字呢。

Advertisiment

其實孩子的表現是正常的, 在他看來, 書的最後一幅畫並不像媽媽說的是一個愉快的結局, 而是薩博在哭。 而孩子的媽媽卻沒有意識到, 以為那樣講結局孩子會高興。 很明顯, 這個聰明又敏感的孩子在看書時比他的媽媽更仔細, 當他看到了最後一幅畫是薩博在大哭, 雖然他不能完全理解媽媽那樣講故事的原因, 但他準確的觀察力確實讓大人們驚歎。

對於我們來說, 孩子的內心就是一個謎。 有些父母對他們的孩子的言行舉止, 總是感到很困惑。 這是因為他們只是根據孩子的外在表現去做判斷, 而不是根據孩子的真實心理去衡量。 作為父母, 一定不要把孩子的行為都認為是一時興起,

Advertisiment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 在孩子行為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某個秘密。 然而大人卻總是忽視這個秘密, 也許這正是孩子和成人之間不能理解的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