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冬天到底有多少危險

颳風了!下雪了!冬天又到了!冷空氣並不能讓孩子乖乖地呆在家裡, 白雪、冰面在他們眼裡都是遊戲的天堂。 你要做的就是讓寒冷和傷害遠離孩子, 給他一個快樂的冬天!

即便是冰天雪地, 也會成為孩子遊戲的樂園。 那麼為孩子的安全把關就成了你不容忽視的事情。 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 要先為他做好防寒的裝備, 並叮囑他過一段時間必須回來取暖, 喝足夠的水, 然後才能再出去玩。
滑雪

給孩子戴上護目鏡、滑雪專用的頭盔、護腕和護膝。 不要讓孩子單獨在室外滑雪, 尤其是山上。 在進入和退出上山纜索吊椅的時候要格外小心。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在明顯的, 寬敞的雪道上滑行, 留意其他的滑雪者, 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 遠離那些繁忙的雪道, 但不要到山頂上沒有人的地方滑雪。

雪橇

好頭盔, 棉手套, 穿上厚實的靴子。 6歲以下的孩子不能單獨乘坐雪橇, 必須和大人一起。 面向雪橇前進的方向坐, 不要平躺著, 也不要將身體探出雪橇外。 否則會增加頭部和腹部受傷的危險。 最好選擇結構牢固的木制雪橇, 要易於滑行也要容易控制。 在滑行之前, 先練習一下怎麼讓雪橇停下來。

溜冰

最好選擇室內的冰面。 如果是室外, 一定要在允許的區域範圍之內。 不能讓孩子單獨在自然界的冰面上滑冰。 如果冰面上有很多人, 要順著大家的方向滑行,
Advertisiment
不要逆行, 更不要在人流中飛快地穿行。 為了防止在冰面上與別人碰撞, 先要讓孩子學會如何安全、快速地讓自己停下來。

堆雪人、打雪仗

除了衣服要暖和、防水外, 要特別注意的是手部的保暖。 最好是讓孩子戴一幅五指分開的防水手套。 腳上的靴子最好是高桶的棉皮靴。 叮囑孩子不要把雪團扔到小朋友的臉上和脖子裡, 更不要把人往雪堆裡推。 玩耍的地點要選在平時熟悉的開闊地帶, 防止積雪覆蓋的地面有坑窪突起, 孩子在玩耍的時候遇到危險。

輕度凍傷
易凍傷部位:耳朵、鼻子、臉頰、手指和腳趾。
症狀:皮膚呈白色;有麻木感。
處理辦法:

把孩子帶到一個相對溫暖的房間, 將襪子脫掉, 用毯子裹住他的身體。
Advertisiment
給他喝一杯熱水或是熱的飲料, 讓他從內而外地暖和起來。 不要讓孩子再到室外去, 給他換上舒服、乾爽的衣服, 並用溫水浸泡凍傷的部位, 直到肌膚恢復粉紅色。 然後用柔軟的毛巾將皮膚上的水吸幹。 如果皮膚的顏色在一天之內沒有恢復正常, 一定要帶他去看醫生。

凍傷
易凍傷部位:耳朵、鼻子、臉頰、手指和腳趾。
症狀:皮膚如臘狀、堅硬, 呈灰白色或蠟黃色;感覺麻木或有灼燒感。 情況嚴重的話, 皮膚會變成藍色或紫色, 甚至起水泡。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 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
處理方法:

與輕度凍傷的處理方法大致相同。 但是不要用溫水緩解凍傷, 最好使用毯子, 或是把凍傷的小手、小腳放在你的腋窩下, 或放在你的手裡用體溫幫助凍傷的部位恢復正常的溫度。
Advertisiment
如果凍傷的是手指和腳趾, 用棉花或其它柔軟的填充物將手指或腳趾分開。 凍傷的部位解凍後, 用柔軟的毛巾、棉花或是紗布將水沾幹。 然後到醫院就診。 禁忌 千萬不要將凍傷的部位直接用熱水浸泡。 不要用熱毛巾或是手掌摩擦受傷部位, 更不要把水泡挑破, 這樣會引起皮膚組織的損壞。 不要使用電熱毯、電熱煲直接給孩子凍傷的部位加熱。 提示:如果你離家或是其他室內距離很遠, 最好不要在室外替孩子緩解凍傷的部位。 讓它保持原狀直到你能找到溫暖的地方。 因為剛剛解凍的部位很脆弱, 如果再次凍傷, 只會導致更嚴重的組織損傷。

輕度體溫過低
症狀:發抖、起雞皮疙瘩、手感到麻木
處理方法:先把孩子身上冰冷的衣服換掉,

Advertisiment
讓他慢慢地活動活動, 給他喝點熱水或熱的飲料, 體溫會慢慢地恢復。
體溫過低
症狀:劇烈地戰抖、肌肉缺乏協調能力、無精打采、思維混亂、昏昏欲睡。 如果情況更為嚴重的話, 孩子會停止抖動, 語無倫次或神志不清。
處理方法:趕快撥打急救電話。 在救護車趕到之前, 先把孩子抱到溫暖的地方, 利用體溫溫暖他的身體, 重點是胸部、頭頸及腹部。 但不要把孩子直接靠近火爐或是暖氣取暖。
嬰兒體溫過低
症狀:肌膚冰冷呈鮮紅色、缺乏活力、食欲不振
處理方法: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把寶寶抱到一個暖和的房間裡, 確保他的衣服是乾燥的, 並用毯子包住他。
學會給孩子正確地穿衣可以讓他們在室外玩耍的時候更溫暖、更舒服, 有效地避免凍傷的發生。在孩子出門之前,先檢查一下室外的溫度,如果是零下10°C就不要讓孩子出去玩了。
嬰兒
在非常冷的天氣裡,除非迫不得已,不要將1歲以下的孩子帶到室外。為了不讓孩子捂著,他的衣服只要比你多一、二層就可以了。
確認寶寶的手指、腳趾、耳朵、鼻子和下顎都不會凍著,但要注意保持呼吸通暢。
不要在汽車座椅的安全帶下加毯子或是衣物。有使孩子滑出座椅或窒息的危險。
幼兒
孩子的衣服應該穿多少,怎麼穿?是每個家長都需要注意的細節。
貼身:保暖內衣,棉質襯衣襯褲或是羊毛內衣褲。(舒適、溫暖、隨身)
保暖層:圓領毛衣、毛線衫或是汗衫,外加一條寬鬆的棉質長運動褲或滑雪褲。(保暖、輕便)
外套:一件防水夾克,一頂帽子,棉手套,漂亮的防水棉皮靴;把常用的圍巾換成脖套,因為圍巾很容易掛在樹杈或是其它物體上,發生繳殺的危險。(防水、安全、不怕髒)
兒童
孩子大一點的時候,除了注意穿衣和環境的安全外,更重要的是隨時提醒他們不要過久地停留在室外,孩子都是貪玩的,而且玩起來就會毫無顧忌。因此一定要記住定時提醒他們進屋取暖。

有效地避免凍傷的發生。在孩子出門之前,先檢查一下室外的溫度,如果是零下10°C就不要讓孩子出去玩了。
嬰兒
在非常冷的天氣裡,除非迫不得已,不要將1歲以下的孩子帶到室外。為了不讓孩子捂著,他的衣服只要比你多一、二層就可以了。
確認寶寶的手指、腳趾、耳朵、鼻子和下顎都不會凍著,但要注意保持呼吸通暢。
不要在汽車座椅的安全帶下加毯子或是衣物。有使孩子滑出座椅或窒息的危險。
幼兒
孩子的衣服應該穿多少,怎麼穿?是每個家長都需要注意的細節。
貼身:保暖內衣,棉質襯衣襯褲或是羊毛內衣褲。(舒適、溫暖、隨身)
保暖層:圓領毛衣、毛線衫或是汗衫,外加一條寬鬆的棉質長運動褲或滑雪褲。(保暖、輕便)
外套:一件防水夾克,一頂帽子,棉手套,漂亮的防水棉皮靴;把常用的圍巾換成脖套,因為圍巾很容易掛在樹杈或是其它物體上,發生繳殺的危險。(防水、安全、不怕髒)
兒童
孩子大一點的時候,除了注意穿衣和環境的安全外,更重要的是隨時提醒他們不要過久地停留在室外,孩子都是貪玩的,而且玩起來就會毫無顧忌。因此一定要記住定時提醒他們進屋取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