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天科學坐月子須知5大要點

冬天氣候乾燥又寒冷, 如何溫暖而又科學的坐月子是新媽媽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那麼在冬天坐月子, 媽咪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 坐月子切忌盲目閉門閉窗, 可開窗通風

我表姐剛剛生完寶寶十天, 我去探望她的時候見到她用布包著頭, 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門窗都緊閉著, 她說月子裡不能見風, 不然得了“產後風”就麻煩了, 請問醫生, 什麼是“產後風”呢?坐月子期間真的不能開窗嗎?

產後風, 又叫“月子病”。 如果有親朋好友登門探訪道賀, 家裡客人多, 空氣流通不好, 也很容易使產婦感染疾病。 及時的通風換氣,

Advertisiment
保證家中空氣的清新, 對於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還是很重要的。

但是產婦對氣溫的變化比較敏感, 這時注意保暖是應該的, 但也不該盲目地閉門閉窗。 所以沒有必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如果住房條件比較寬暢, 每天早晨開窗通風30分鐘, 保證充分的空氣對流和充足的光照。 只要母嬰不置身於對流風中, 不直接對著風吹, 通風時適當保暖, 不會得“產後風”。

2. 坐月子洗澡不適宜盆浴, 最好淋浴

冬天坐月子的產婦能盆浴嗎?我是剖腹產的, 沒什麼力氣站著洗澡。

儘量避免盆浴, 因為月子裡有惡露, 在盆浴時可能引起惡露排出異常, 嚴重引起逆行感染, 引起其他疾病, 所以儘量避免盆浴, 若體虛, 可以家裡人幫助淋浴。

Advertisiment

3. 坐月子期間避免提重物

坐月子期間, 同事提了一籃水果來探望, 我迎接的時候準備接過, 同事馬上說產後不要提重物, 請問這是為什麼呢?一般坐月子不能提多重的東西哦?

在懷孕時因為體內的激素變化關係, 會使骨盆腔的結構鬆弛, 而且分娩時如果是陰☆禁☆道分娩, 多少會造成骨盆底部的肌肉韌帶的損傷, 如果坐月子時未好好的休息, 又提重物(如:抬桌椅、提水桶、搬書堆等)或是長時間蹲踞, 則可能會使韌帶的恢復力受損、或是造成日後的潛在傷害, 如, 尿失禁、骨盆鬆弛、子宮脫垂等後遺症;建議在產後第14天開始, 做些如陰☆禁☆道肌肉收縮運動, 協助陰☆禁☆道肌肉收縮、預防子宮、膀胱、陰☆禁☆道下垂。 如果條件允許的化, 也可以產後到醫院檢查一下盆底肌肉恢復的情況,

Advertisiment
或者進行一下治療, 這樣儘量避免以後老年後患尿失禁以及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4. 坐月子可刷牙, 但應用溫水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坐月子, 就有那麼多避忌的, 月子期間不能刷牙這一說法, 著實嚇我一跳, 說坐月子刷牙將來會得牙痛病, 牙齒過早脫落, 想請問一下葛主任, 這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經常有些老人告誡孕婦做“月子”時千萬別漱口刷牙, 否則以後牙齒會受“驚”。 在農村, 這種說法更為流行。 其實, 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 實際上, 產婦更應該注意刷牙、漱口, 保持口腔衛生。 產婦剛生產後可能感到疲乏, 此時可用鹽水、溫茶水等漱口。 一旦體力初步恢復, 能夠下床活動後, 應儘早恢復刷牙,

Advertisiment
清除口腔的汙物。 但要注意, 刷牙時應用溫水, 不要使用涼水, 牙刷要選用軟毛牙刷以免損傷牙齦。

5. 坐月子期間最好不要睡軟床

最近下雪, 天寒地凍的, 我喜歡窩在床裡頭, 被褥都軟軟的, 除了去廁所以外, 很少走動, 可是網上查資料說坐月子床太軟對腰骨不好, 是真的嗎?

研究表明, 女性從懷孕到分娩後3~5個月, 會分泌一種具有鬆弛生☆禁☆殖☆禁☆器官各種韌帶與關節作用的激素, 有利於韌帶鬆弛並順利分娩。 由於這種作用, 產後骨盆的完整性、穩固性都較差, 整個骨盆趨於“鬆軟”。 當睡在太軟的床上時, 左右活動都有一定阻力, 翻身坐起也不會很利索。 如欲急速起床或翻身, 產婦就必須格外用力, 容易發生恥骨分離, 導致骨盆損傷。

Advertisiment
所以, 剛分娩的女性, 最好睡一段時間的硬床, 等身體復原後再睡軟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