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
幾十年不見的老同學聚會,
有些人一如小時候的脾氣,
一點沒變;有些人卻像換了一個人,
原來蔫蔫的,
現在特能說……不過好在那時候父母不像現在這樣明察秋毫,
早早地把你歸為“小乖乖”或者“小霸王”,
而給了你隨性生長的空間。
等到我們長大了,
父母、同事、家人似乎也就接受了我們現在的樣子。
於是,
世界變得多彩。
不要對號入座,
急著給孩子畫個圈。
在你眼皮底下的寶寶可能還有你看不見的另一面。
對他來說,
無論屬於哪一類,
都有辦法獲得自己的快樂。
家長和成人具有絕對的話語權。
Advertisiment
當我們描述孩子有什麼什麼“問題”時,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經我們頭腦中的很多概念過濾過的。
而這些“問題”之所以會讓人感到不安和焦慮,
是因為有些概念很大、很寬泛、很嚴肅。
它們或者與我們期望差距太大,
或者和我們自己身上那些改不掉的毛病有關,
甚至和我們“未竟”的理想有關。
孩子太小,
他們沒有能力造概念,
更沒有發言權。
如果他們有我們這番能力,
恐怕那些什麼“不善交往”,
不會“分享、合作”啦,
“社會性發展”不好啦,
照樣都會扣在我們腦袋上——誰敢說自己在這些方面一點毛病都沒有?
劉丹老師在《父母的“父母”》中說:“常常有婚姻陷入僵局的夫妻告訴我,
他們多年爭吵,
但是從來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分歧。
Advertisiment
我笑著告訴他們,
孩子其實什麼都知道,
他只是裝作不知道而已。
其實孩子不僅什麼都知道,
而且還採取了很多聰明或者看似愚蠢的行動讓父母從爭吵中脫離出來。
比如讓別人覺得自己多動、學習成績下降、網路成癮、逃避上學等等。
而在解決孩子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父母形成了統一‘戰線’,
關係得以暫時緩解。
”
看看,
孩子的“問題”不都是負面的,
還有維護家庭和諧的積極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