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千萬別孩子錯過的兩個生長高峰期

“咱倆長得都不算高, 是不是孩子以後也長不高呀?”“你們家孩子怎麼比我們家孩子高那麼多呀?平時吃什麼了?”如今, 除了孩子的健康, 家長們最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身高了。

太高太矮, 都要注意

家長在孩子的身高問題上, 大多都是擔心個子太矮。 孩子的身高是有正常範圍的, 太矮或太高(低於同齡最低值, 或高於同齡最高值), 都要引起家長注意。

對於孩子的身高, 遺傳因素可占70%左右, 但一般3歲以下的孩子, 如果身高較同齡孩子正常值偏低, 家長應首先考慮營養問題。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大多跟挑食、偏食、營養吸收不好有關,

Advertisiment
另外, 如果孩子頻繁生病, 也會影響其生長。

孩子太矮讓人擔憂, 但孩子太高也需要家長注意。 3歲以後兒童期的孩子, 如果在一兩年內生長速度突然明顯升高或下降, 明顯不符合正常規律, 家長就要注意觀察孩子是不是得了性☆禁☆早☆禁☆熟, 或者腦垂體出現了問題。 性☆禁☆早☆禁☆熟會讓孩子生長期提前, 並使骨骺加速成長, 但後期生長減速, 甚至停滯, 從而影響最終身高;而腦垂體問題則會導致“巨人症”。

長個兒, 是有規律可循的

人的生長速度不是均衡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對於家長來說, 掌握孩子身高增長的規律, 有助於早期發現孩子身高的異常, 以便早些採取相應治療或干預措施。

孩子身高增長規律如下:

Advertisiment

出生時:平均身高約為50釐米;

第一年內:身高增長速度最快, 平均增長約20~25釐米;

1~3歲:平均每年增長約8~10釐米, 至一歲時身高約為75釐米, 2歲時約為85釐米, 3歲時約為95釐米;

3歲後:增長速度逐漸遞減, 每年約增長5~7釐米;

進入青春期:男孩可長20~30釐米, 女孩長15~25釐米;

青春期後:增長逐漸減緩至停止。

細心的家長可以對照以上規律, 或者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較, 若發現明顯異常, 或明顯低於同齡兒童平均水準, 就應及時去醫院諮詢相關專家。

單純補鈣, 不等於能長高

許多家長都認為, 孩子長不高是因為缺鈣, 於是為了孩子以後能長高個兒, 從小就給其補鈣。 對此張靜認為, 長個兒跟補鈣多少不能畫等號。

雖然骨骼的生長需要鈣, 但是鈣絕對不是使骨骼生長的主要動力。

Advertisiment
骨骼生長靠的是生長激素和從食物中獲得的蛋白質和營養素。 缺乏生長激素的孩子, 即使有足夠的鈣, 他們的個頭一樣長不高, 而總能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者只補鈣也不會長個子。

在給孩子補鈣時, 張靜提醒, 兩歲以上的孩子並不主張過多地補鈣, 否則容易使骨骼過早鈣化, 反而長不高。 除非經查確定低鈣的孩子, 才要適當補充鈣劑。 另外,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嬰幼兒時期補鈣要適量, 不是越多越好。 嬰幼兒每天攝入的鈣量約為400毫克, 青春期孩子與成人相仿, 每天可攝入800毫克的鈣。 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以上的標準, 可能會造成便秘, 甚至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

Advertisiment

其實, 家長在給孩子補鈣的同時, 一定要注意其他維生素的補充, 合理的膳食至關重要。

幼兒期、青春期, 兩個重要生長期

在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 有兩個生長高峰期, 一個是1~3歲幼兒期, 另一個就是青春期。 張靜介紹, 這兩個時期此時受體內激素水準升高的影響, 身高在短期內飆升, 如果生長發育充分, 對身高有決定性的作用。

想要孩子長高的家長, 一定別錯過這兩個時間段。 安排好孩子的飲食, 要營養全面且均衡, 葷素、粗細搭配;督促孩子鍛煉身體, 尤其是跳繩、打球、游泳等能促進長個兒的運動。 另外, 睡眠充足也特別重要, 因為生長激素是在夜間分泌的, 睡得太晚會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 直接影響長個兒。

因此, 家長要想孩子長高,

Advertisiment
在這兩個生長高峰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飲食、運動鍛煉和充足睡眠。 當然, 這並不是說家長只用注意這兩個時間段, 日常生活中, 這些最好能養成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