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在興趣班孩子能學到什麼

擴大交往的空間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 興趣班無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交往的環境、能接觸到更多的小朋友, 孩子受益匪淺。


發現孩子的優勢

幼兒時期是孩子感知覺、動作發展和思維訓練的敏感時期。 適時、適當地參加一些興趣班, 有助於父母及時發現而不忽略孩子的興趣和優勢——家長的智慧就在於發現, 然後加強培養, 也就是順應這個“強項”和寶貝的個性去創造條件、去引導, 開啟其智慧、挖掘出潛能, 就會事半功倍。 說到底, 教育的目的不是抹煞差異, 而是彰顯差異。 比如, 語言型的孩子可以學英語;音樂型的孩子可以學彈琴、學舞蹈;邏輯-數理型的可以學圍棋、象棋;空間智力型的可學繪畫;身體運動型的可以學乒乓球、跆拳道、游泳等。

Advertisiment

塑造孩子的個性品質

在興趣班, 孩子能跟隨老師學到知識和技能。 不能否認, 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都有枯燥的一面, 這恰恰為孩子提供了“壓力訓練”, 有機會認識到“努力”的價值, 感受到榮譽、驕傲和成長, 這是必要的挫折教育。 當然, 如果孩子很喜歡上興趣班, 這份學習就成了愉快的“訓練”, 稱不上什麼“壓力”了。 同時, 興趣學習對孩子意志力、自信心、交往能力、自我認識能力、抗挫折能力、勇敢精神等個性品質的培養都有益處。 經過這番訓練與磨煉, 寶貝就有可能在其現有的條件下,

Advertisiment
揚長避短, 越來越優秀。

保護興趣是學習的前提

給孩子選興趣班, 應堅持‘適量’原則, 讓孩子擁有一兩門特長是好事, 而且從長遠發展來看, 那些有特長的孩子往往生活得比較快樂。 但是, 把所有的好東西都強加在一個寶貝身上, 孩子也會消化不良。 貪多求全, 盲目跟風的做法不可取, 弄不好還有可能花了錢、花了時間、花了精力, 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破壞了孩子以後學習的信心和欲望, 得不償失。 所以, 父母不能強迫, 重在保護孩子的興趣。

為了方便自己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做法不可取, 因為這些父母很可能對孩子所學的東西不聞不問, 也很少與老師交流, 純屬“放羊”。 結果是把孩子的一些好時機錯過了, 這其實是資源的浪費。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有時間、有能力給予孩子興趣方面的引導和指導, 可以不上興趣班, 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地發展自己的興趣, 效果也會很好。 不過, 父母如果是因為怕花錢、或是嫌麻煩而不給孩子提供學習的條件, 其結果是錯過了孩子的感知覺、動作、智力發育的敏感期, 不利於孩子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