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飲食>正文

培養健康的肉食“小寶貝”

有的寶寶無肉不歡, 有的寶寶又拒肉食于千里, 到底該不該給寶寶多吃點肉, 這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經常爭論的問題。 古人說“五谷為養, 五畜為益”, 吃飯時加些肉食是有益身體的。 豬肉、牛羊肉、雞肉和鴨肉, 如果吃肉, 應該選擇什么肉?選擇怎樣的烹調方法才健康呢?

嬰兒半歲后逐漸添肉類輔食

天津婦女兒童保健中心日前對本市嬰兒輔食結構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多數嬰兒的輔食中米、面等谷類食物比例偏高, 蔬菜、水果適中, 肉類食物攝入較少。

專家認為, 肉類食品是鐵、鋅和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

Advertisiment
嬰兒6個月后每天應逐漸添加肉類食品, 至少進食20至30克。

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兒童保健專家李義民教授說, 由于我國居民的膳食習慣和家長擔心肉類食品難以消化, 許多父母每天只給嬰兒喂食很少量的肉類食品。 目前我國兒童營養缺乏以微量營養素缺乏為主, 如缺鐵性貧血、佝僂病、鋅缺乏和維生素a缺乏等都與肉類食品攝入量過少有關, 因為肉類食物中鐵、鋅、鈣和各種維生素的含量比糧食中的含量要高十幾倍或更多, 而且其生物利用率也明顯高于植物性食物, 因此兒童膳食中肉類食品的攝入必須有保障。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基會頒發的嬰幼兒喂養指導原則中推薦, 嬰兒6個月后每天應逐漸添加肉類食品。

Advertisiment

此次調查顯示本市6至12個月大的嬰兒通常平均每天進食10克左右肉類食品, 鐵、鋅、鈣等微量元素僅為成長需要量的0.9%至22%。 李義民建議, 6至12個月的嬰兒輔食不能只是稀飯面湯, 應多攝入一些動物性肝臟、魚蝦紅肉, 動物性食物總量可由日均攝入10克上升到20至30克。

肉食寶寶營養備忘錄

肉類的營養價值高, 但若偏好肉類而不吃其他食物的話, 還是可能會出現一些營養上的問題:

1.容易變胖 因為肉類是屬于高脂肪的食物, 在每日飲食中, 脂肪占總熱量比例高的飲食形態, 比較容易讓人變胖。

2.會攝取較多的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容易引起高血脂癥等慢性病。 各種慢性病都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身體還是應該要趁小開始保養。

Advertisiment

3.因營養攝取不均衡, 反而瘦弱, 因為人體需要各類的營養素, 必須在這些營養素全都足夠的情況下, 才能促進生長發育, 即使肉類含的蛋白質是生長所必需, 但無其他營養成分配合, 仍不足以維持正常的生長。

4.若同時不愛吃蔬菜水果, 容易造成便秘 只愛吃肉不吃蔬菜的小朋友, 會因為纖維質攝取量不夠而便秘。

要矯正只愛吃肉的偏食習慣, 您可以試試下列方法:

1.少用大塊肉, 盡量與蔬菜混合。 如:肉餡加洋蔥、胡蘿卜做成肉餅來代替里脊肉排。

2.利用肉類的香味來改善蔬菜味道, 可提高孩子對蔬菜的接受度。 如羅宋湯中的蔬菜(洋蔥、胡蘿卜、卷心菜等)經過與牛肉一起長時間的熬煮, 混合了肉香味,

Advertisiment
小朋友會比較喜歡。

3.盡量選購低脂肉類。 媽媽在購買肉類時, 應該多選擇飽和脂肪酸較少的雞及魚類, 少買五花肉、香腸等脂肪多的肉類。 在烹調時, 則建議采用水煮、烤、鹵、蒸等用油少的方式, 可減少熱量、預防肥胖。

4.想辦法讓蔬菜變好吃。 建議參考食譜, 改善蔬菜的烹調及調味方法。

5.最后一個辦法, 也是最下策, 就是將固定的肉類分量取出置于小碟中, 嚴格執行限量食用, 但要家人采取同樣行動才行, 否則可能會影響親子關系。

一般來說, 寶寶應該每天都吃點肉食, 可是, 總有孩子就是不喜歡吃肉。 為此, 媽媽不要心急, 口味是從小培養出來的, 烹調時多變花樣, 還要注意色香味, 慢慢地寶寶就吃習慣了。 當然, 肉類只是平衡膳食中的一部分,

Advertisiment
絕不能因為孩子愛吃肉就不加控制, 要知道, 這樣反而對生長發育沒有好處。 所以, 吃肉要講究科學, 做到適量有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