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

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 還要不要發揚這種美德?生活實踐表明這種美德在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光大。 沒有一點吃苦的精神, 幹不成任何事情。 不僅成年人需要這種精神, 就是小寶寶也不能例外。


人生道路是曲折的, 每實現一個目標, 都需要努力奮鬥。 要奮鬥就需要有一種勇於吃苦的精神。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自磨礪出”。 我們常說, 艱苦環境能夠磨練人的意志, 使人具有吃苦的精神。 在物質生活優越的環境中, 怎樣才能鍛煉人能吃苦呢?

Advertisiment


1.無論環境多麼好, 人生道路上也總會有困難和挫折, 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 在克服困難和挫折的過程中, 就可以磨練出一種堅強的意志品質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這種品質和精神具體表現為能吃苦。 例如, 當寶寶在寒冷的冬天不願起床的時候;當寶寶難以完成一件手工製作的時候;當寶寶跳繩跳到最後筋疲力盡的時刻;當寶寶正在完成份內的家務活, 小夥伴來找他出去玩的時候;當寶寶感冒發燒的時候;這些都是鍛煉吃苦的場合。 這個時候, 寶寶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勵、誘導和鞭策。 要求寶寶堅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 要求寶寶堅持與困難作鬥爭。 實際上, 吃苦的精神就來自這最後的咬牙堅持之中。


2.能吃苦來自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

Advertisiment
來自一件件沒有妥協退讓的小事情。 天氣很冷, 明明今天不打算去幼稚園。 爸爸沒有遷就明明, 頂著寒風帶著明明去幼稚園。 赤日炎炎, 磊磊不想去美術班學習。 媽媽沒有同意, 背起畫夾帶著磊磊離開了家。 毛毛和爸爸跑步, 再有十幾米就要到達預定的終點了, 毛毛喘著氣不想再跑。 爸爸鼓勵著毛毛, 一起奔到終點。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鍛煉著寶寶們、磨礪著寶寶們。 使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使他們能吃苦。

3.要使寶寶的吃苦勁頭成為一種穩定的道德品質, 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父母抓住一點一滴, 父母不在一件小事上讓步, 這都是必要的。 然而要使自己的寶寶把吃苦精神作為一種自身具有的美德,
Advertisiment
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寶寶的父母要結合那已經過去的一點一滴和一件件小事, 用通俗淺顯的道理向寶寶講明一個人具有吃苦精神的重要性。 用生動的事例說明, 吃苦耐勞是我們民族的美德。 不僅使寶寶對吃苦具有感性認識, 而且還要有理性的昇華。 這樣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