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美是一個人精神文明和心靈美的重要標誌, 同時也是孩子良好社會適應性的表現。 我們應當怎樣從小培養少年兒童的語言美呢?
首先,
要教育孩子要處處注意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注意引導孩子對父母、老師和其他長輩,
稱呼“您”;需要別人説明時,
要用商量的口氣“請”;當孩子妨礙了別人或給人添了麻煩時,
應主動說:“請原諒”、“對不起”;當別人向孩子道謝或致歉時,
要回答“不用謝”、“沒關係”;孩子離開家門或回到家時都要向父母和長輩打招呼,
如“媽媽再見!”“爸爸我回來了。
”家長還可通過具體事例啟發孩子的認識,
Advertisiment
其次,
家庭成員要以身做則,
相互間也要使用文明用語。
父母對長輩要稱呼“您”,
應避免說“你爸爸”、“你媽媽”,
如果在父母的稱呼前邊加個“咱”字,
讓人聽起來更覺得親切和藹了。
父母不要拿孩子尋開心,
如媽媽教孩子說:“臭爸爸”,
爸爸教孩子說:“壞媽媽”。
甚至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打情罵俏,
說下流話引以為樂,
這都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污染和損害。
家長對待孩子也要象朋友般的尊重和愛護,
孩子出現不正確的意願,
也不要用粗俗低級的語言訓斥和諷刺,
Advertisiment
兩代人、三代人互相信任, 互相尊重, 既是家人更是朋友, 這種融洽、溫暖的家庭氣氛, 會使少年兒童漸漸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 也就逐漸學會了語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