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為腦力開發的時代, 在今日, 為人父母者無不為以培養高人一等的子女而努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真是天下父母心, 因此, 從寶寶一出生爸媽就想盡辦法要幫助孩子成長。 然而, 您可知道看似只為游戲的玩具, 也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嗎?
寶寶藉玩具認知外界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經神科主治醫師郭云鼎指出, 以丹佛氏發展的評量中, 將孩童的生長發展分為粗動作發展、細動作發展、語言發展、以及社會互動性發展等。
基本而言, 無論那一種發展,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在幼兒兩個月大時, 便開始會用聲音與父母游玩;寶寶四個月大時, 便會翻身, 用手去捉物品, 并把物品放在口腔中咬, 不僅對自我個體成熟感到興趣, 對外界各個事物更是樂此不彼。 只不過, 兒童的智力發展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郭云鼎醫師說, 早在一九七○年代, 一些科學家就觀察出, 玩具是幼兒學習對外界認知的主要來源。
他們認為玩具可提供不同的物體感官刺激, 也可表達寶寶心中所要表達的意念。 這些科學研究顯示:人類的智商除了遺傳性智商外, 后天智商則是占著一個重要地位;專家更指出, 要開發孩子的智力,
Advertisiment
寶寶是個大探險家
幼兒們由于天性及好奇心的驅使, 更加劇了他們對不同事物的探索, 而玩具就是寶寶們對世界認識的媒介之一。 幼兒也可藉由玩具, 與同儕之間或年齡相近者分享他們對玩具的興趣, 進而增加寶寶們對認知性及社會化的發展。 因此, 幼兒的成長發展與玩具游戲之間, 產生了一些密不可分的關系。
郭云鼎醫師進一步表示, 幼兒, 尤其是零到兩歲間的孩子, 本身就是一位冒險家與創造家, 在他們成長的初期也是探索期, 他們對任何的物品, 都會有簡單的摸索, 例如用手觸摸或直接放入口中, 特別是對形狀的異同, 色彩的明亮, 質感的不同等物品, 特別感興趣。
Advertisiment
教育多用啟發暗示和商量 家庭夫妻“搭檔”育子女 如何處理好幾代人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