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多抱寶寶會把寶寶寵壞嗎?

僅僅是多抱抱應該不會寵壞,要多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我們常說孩子的“毛病”是大人慣出來的。 那麼多人抱孩子就一定會養成“抱癖”嗎?

不然!孩子天生氣質不一。 有一類不愛哭的孩子, 怎麼抱他也不會形成“抱癖”;另有一類愛哭的孩子, 總要人抱, 一旦放下就大哭不止, 抱著、走著、掂著、搖著, 好不容易不哭了, 往床上輕輕一放, 立馬又哭鬧不止, 緊接著又一輪抱、走、掂、搖……這種放不下的孩子就是人們稱為有“抱癖”的孩子。 其實, 這也不能說是家長慣出來的毛病, 而是這

類孩子的先天氣質所決定的。

在抱不抱孩子的問題上在民間和學術界長期存在著爭議。

Advertisiment
早年間更多的人認為孩子哭不壞, 不必一哭就抱, 甚至認為少抱的孩子更容易“自立”。 在這種理論指導下, 很多媽媽揪心地看著、聽著孩子哭而不敢伸手去抱。 試想一下, 這種狀況下母子雙方是否都受到嚴重的心理傷害呢?現代兒童保健學更強調讓孩子身心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那麼, 從小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戀、父子依戀關係, 讓孩子有安全感, 對其日後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抱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抱孩子, 尤其是抱著不會主動運動的嬰兒, 是一件讓母子愉悅的事情。

首先, 從孩子來講, 抱起來比單調地躺著有意思多了。 他可以看到、聽到更多事物。 寶寶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

Advertisiment
聞著媽媽的味道, 聽著媽媽的心跳聲, 如果還吃著奶, 豈不是從視、聽、味、嗅、觸覺、空間位置等方面都獲得了豐富的、良好的刺激!這些感知覺刺激傳遞到大腦是有利於兒童早期腦發育的。

其次, 如果孩子躺著時哭鬧, 抱起很快就不哭了, 哄一會兒就能入睡, 再放下不再哭鬧。 那麼可以推斷, 孩子開始時的哭鬧多半是由於腸道內積氣造成腹部不適而引起的。 當抱起孩子後, 憋在腸道內的積氣改變了位置, 不適感也就隨之消失了。

第三, 有時孩子要抱是為了調適情緒, 那麼抱著孩子到戶外走走就顯得尤為重要。 只要抱孩子能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高興, 那麼你就不妨多抱抱你的寶寶, 這對母子都是有利的。

Advertisiment
對媽媽而言, 多抱孩子, 多與孩子溝通有利於提高做母親的敏感性。 換言之, 就是在做母親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做母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