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的孩子會是什麼樣?
“人之初, 性本善”, 至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樣的。 有研究顯示, 當保育室裡有一個小嬰兒哭起來的時候, 那些跟著一起哭的小嬰兒長大後最有同情心。 (所以, 下次當你的寶寶跟著別的小朋友一塊哭的時候, 千萬別沮喪。 )家長們都知道, 三四歲大的孩子還不懂得什麼叫“無私”, 什麼叫“慷慨”。 美國臨床兒科醫生簡•尼爾森認為, 他們還沒發育到可以明白同情心的意義。 但這並不是說, 你就可以不教他們什麼是同情心。 比如說, 要是你的孩子打了一個小朋友, 你就可以對他說:“你打人,
Advertisiment
你該如何教孩子有同情心
讓孩子瞭解各種感覺。 首先, 你可以從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如何開始, 這樣他就能瞭解到別人的感受。 當他親吻你受傷的手指時, 對他說:“哦, 你真好!”他會從你的反應中知道, 他的做法是被認可的, 也是值得讚賞的。 他也同樣應該瞭解不好的情緒是什麼, 所以, 當孩子表現得有那麼點無情時, 也要平靜地給他指出來。 試試這樣說:“你拿走小明的玩具卡車, 這讓他很難過, 你該怎麼做才能讓他開心一點?”
還有一種方法, 可以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 就是玩“每週情緒”的遊戲。 每個星期在冰箱或小畫板上掛一幅表示人的某種情緒的畫,
Advertisiment
表揚孩子有同情心的行為。 當孩子做出充滿善意的舉動時, 要告訴他做得對, 而且說得越具體越好:“你把你的玩具車給小明玩, 真是太大方了!你看他多高興啊!”
鼓勵孩子說出他的感受, 也告訴他你的感受。 孩子講話時, 你要專心聽他講, 讓他知道你在意他的感受, 看著他的眼睛, 並且用你自己的話重複一下他所說的。 比如, 聽到他喊“好啊!”時, 你就可以回應他說:“哦, 你今天很高興。 ”雖然要是你問他為什麼這麼高興, 他可能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但他完全可以談談“感覺高興”本身。 同樣, 你也可以與他分享你的感受:“你打我,
Advertisiment
即使你的感受與孩子的行為無關, 也可以說出來與他分享。 你可以說:“我很難過, 今天沒能把給外婆的信寄出去。 ”或者“雖然我很愛你爸爸, 但有時也會生他的氣。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 大人也有感覺和情緒, 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學會如何處理情感問題是長大的重要一步。
指出別人的行為。 當別人行善時, 提醒孩子注意。 例如對他說:“還記得超市里的那位阿姨嗎?我把袋子掉在地上時, 她幫我們撿掉了的吃的來著。 她對我們真好, 我本來很難過,
Advertisiment
教他理解語氣背後的意思。 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不同語調表達的意思。 你的孩子可能沒有意識到隔壁的小妹妹在抱怨, 因為她不高興了, 不想被他繼續戲弄了。 你可以編一個遊戲, 幫助孩子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的感受。 用幾種不同的語調重複同一句話,
Advertisiment
教他理解非語言資訊。 你們可以在社區的遊戲場邊或公園裡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 讓你們能在不冒犯別人的情況下觀察別人。 和孩子來玩猜猜看別人的感受的遊戲, 然後向他解釋一下你這樣猜的理由:“看到那個小男孩了嗎?我覺得他很開心, 因為他一邊蹦蹦跳跳, 一邊大笑。 什麼事情讓他這麼高興啊?”
教他基本的禮貌常識。 良好的舉止是孩子表達對別人關心和尊重的最好方式。 一旦他能夠用語言和別人交流, 他就能開始說“請”和“謝謝”了。 告訴他, 如果他對你有禮貌, 你就更願意幫助他;而你不喜歡他用命令的口吻讓你幹這幹那。當然了,對他以禮相待,勝過千條規則、萬種解釋。如果你經常對孩子和其他人說“請”和“謝謝”,他就會明白,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這些都是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語。
不要靠發脾氣來馴服孩子。你的孩子打了他的小朋友,的確很容易讓你鬱悶,但千萬不要把對孩子發脾氣當作管教他的工具。講道理和舉例是更為有效的教育方式,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美國心理學家傑裡•L. 維科夫提到,要是你對孩子說:“你真要把我氣死了。”是能把孩子嚇住,但要是你能向孩子展示什麼是同情心就更好了。不要發火,花一點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用堅決的語氣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但也不該打小明,你傷害了他,也讓我不高興。請對他說‘對不起’。”
給孩子一點小小的任務。研究發現,有責任感的孩子也會學著無私和關心他人。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子都喜歡完成一些小任務。而有些工作,如餵養寵物,尤其適合用來培養孩子的愛心,如果你能使勁地表揚他做得不錯,那麼效果會更好。比如說:“看狗狗起勁地搖尾巴呢!你對它太好了,你給它喂東西吃的時候,它真的很開心。”
給孩子做榜樣。你自己做善事,是培養孩子同情心的極好方法。給生病的鄰居或剛生了孩子的朋友送飯時,帶著你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幫你把送給當地慈善機構的衣服打包。你可以簡單地跟他解釋一下,人們有時會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他們有時就是需要額外的説明。
對男孩、女孩一視同仁。我們的社會通常認為,男人比女人缺乏同情心。因此,有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地更要求女孩富有同情心,並且為此表揚她。其實,我們往往在男孩的身上打上了個終身不褪的“烙印”——“我必須像個男子漢”。但如果我們能注意教他們,男孩也能像女孩一樣學會具有同情心。
不要靠發脾氣來馴服孩子。你的孩子打了他的小朋友,的確很容易讓你鬱悶,但千萬不要把對孩子發脾氣當作管教他的工具。講道理和舉例是更為有效的教育方式,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美國心理學家傑裡•L. 維科夫提到,要是你對孩子說:“你真要把我氣死了。”是能把孩子嚇住,但要是你能向孩子展示什麼是同情心就更好了。不要發火,花一點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用堅決的語氣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但也不該打小明,你傷害了他,也讓我不高興。請對他說‘對不起’。”
給孩子一點小小的任務。研究發現,有責任感的孩子也會學著無私和關心他人。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子都喜歡完成一些小任務。而有些工作,如餵養寵物,尤其適合用來培養孩子的愛心,如果你能使勁地表揚他做得不錯,那麼效果會更好。比如說:“看狗狗起勁地搖尾巴呢!你對它太好了,你給它喂東西吃的時候,它真的很開心。”
給孩子做榜樣。你自己做善事,是培養孩子同情心的極好方法。給生病的鄰居或剛生了孩子的朋友送飯時,帶著你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幫你把送給當地慈善機構的衣服打包。你可以簡單地跟他解釋一下,人們有時會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他們有時就是需要額外的説明。
對男孩、女孩一視同仁。我們的社會通常認為,男人比女人缺乏同情心。因此,有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地更要求女孩富有同情心,並且為此表揚她。其實,我們往往在男孩的身上打上了個終身不褪的“烙印”——“我必須像個男子漢”。但如果我們能注意教他們,男孩也能像女孩一樣學會具有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