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月子保健>正文

如何科學應對分娩后不適


應對原則:適量活動 早解小便 母乳喂養 避免受涼

產婦經歷了妊娠和分娩以后, 進入產褥期。 此時, 母體又將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 尤其是產后前3天會出現一些不適癥狀, 婦產科專家的建議會讓新媽媽及時減輕不適感, 心里更塌實。

陰☆禁☆道出血:胎兒娩出以后, 胎盤從子宮壁剝離排出體外, 同時子宮蛻膜脫落, 血液、壞死的蛻膜等組織經陰☆禁☆道排出, 稱為惡露。 產后前3天在正常情況下, 除了第一天出血量多一些。 從第二天開始, 陰☆禁☆道出血量會明顯減少, 與月經量相仿。 為減少產后出血, 要早排尿、早活動。 一般在產后4小時開始排尿。

Advertisiment
產后6小時可下床適量活動。 或者輕輕按摩下腹部, 以促進子宮收縮。 母乳喂養也是促進子宮恢復、減少產后出血的辦法之一, 所以提倡母乳喂養。

下腹部陣痛:胎兒娩出后, 胎盤排出體外。 子宮縮小, 子宮底降至臍下一指水平, 以后每日下降1~2指。 相當一部分產婦對這種變化感覺不明顯。 但有些產婦在產后第一天給嬰兒喂奶時, 由于子宮收縮得比較強烈, 會感覺到下腹部陣痛, 這屬于正常現象。

會陰傷口疼痛:因部分初產婦會陰擴張性較差或者胎兒過大等原因需要行會陰側切術。 即使無會陰側切, 胎兒在通過陰☆禁☆道、會陰時也會對局部組織造成一些損傷。 所以, 為了減少疼痛, 局部可熱敷。 采取側臥位能緩解疼痛。

Advertisiment
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止痛劑。

排尿困難:產后尿量明顯增多, 有些產婦由于對會陰傷口疼痛有一定的顧慮而影響排尿。 為防止尿潴留, 應該早解小便。 如果有排尿困難可坐起排尿, 或者用溫水沖洗外☆禁☆陰, 或者將水管打開聽著流水聲排尿, 必要時可用針灸或藥物幫助排尿。

出汗多:產后早期皮膚排泄功能旺盛, 會產生大量的汗液, 尤其是夜間更多, 這些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 于產后一周內會自行消失。 此時, 需要注意勤更換衣服, 避免受涼, 并且注意個人衛生。

乳☆禁☆房脹痛:產后2~3天是母乳分泌的過程, 為了避免乳☆禁☆房脹痛, 所以提倡母乳喂養, 及早開奶。 應讓嬰兒早吸吮, 產后30分鐘內即可哺乳。 正確的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乳汁分泌和嬰兒發育,

Advertisiment
同時可以避免發生乳脹或減輕乳脹現象。 一旦出現乳☆禁☆房脹痛, 可做局部熱敷, 輕輕拍打, 將乳汁擠出, 并要注意乳☆禁☆房的清潔衛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