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孩子的聽覺和視覺是自然形成的, 在這方面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 其實一個智力超常的人的聽覺和視覺的發育也是優於別人的。 如盲人的聽力是要優於常人的, 不過並不是天生就發育良好, 而是後期充分發掘的結果。 所以專家認為通過早期的訓練可以使嬰兒的聽覺發育得更快。
新生兒最先應該開發的是聽覺而不是視覺或者別的。 新生兒的聽覺是十分靈敏的, 因為兩個月左右的嬰兒耳朵內的羊水就會消失, 他開始具備和成人一樣的聽力了, 您想不到吧!但是, 嬰兒在10個月以前,
Advertisiment
那麼, 嬰兒喜歡聽什麼聲音呢?嬰兒喜歡聽人說話的聲音, 最喜歡的就是媽媽的聲音。 當寶寶在吃奶時聽見媽媽說話, 就會停止吮吸或者改變吮吸的速率。 這表明在聽媽媽說話, 而別人的說話聲寶寶卻極少理會。 如果兩耳一邊是媽媽的聲音, 一邊是爸爸的聲音, 而且都說“寶寶, 來抱一抱”之類的話, 他會毫不遲疑地把頭和眼睛轉向媽媽的一邊。 年輕的爸爸可千萬不要嫉妒,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胎兒在子宮內聽慣了媽媽的聲音。
Advertisiment
為了刺激他的聽覺神經, 你和他的交流最好叫他的名字, 並說明正在做什麼, 如, “明明, 媽媽抱”“明明, 喝奶”等等。
培養孩子的聽力要和孩子多說話。 只要寶寶醒著就可以不斷跟他說話, 或者輕聲給他唱歌。 儘管你說話的時候可能他沒有任何反應, 但是只要堅持了, 這種成效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
專家曾對出生30天以內的嬰兒做過實驗, 在他清醒的狀態下, 突然放音樂或者把電視的聲音調大, 他會自覺地把目光轉向聲音源, 情緒趨向興奮, 也許還會送給您一個意想不到的微笑呢!其實他並不是在看電視, 而是在聽音樂, 因為這時的他們都是嚴重“近視”的, 是美妙的聲音吸引了他們。 如果你這樣嘗試並發現了同樣的結果一定不要吃驚或者驚喜,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最初的玩具應該是能發出聲響的, 如小鈴鐺、小撥浪鼓等等。 嬰兒最理想的玩具莫過於音樂盒了, 看起來是個裝飾品, 事實上它卻集開發嬰兒的聽覺能力、視覺能力於一身, 是孩子與外界接觸的重要橋樑。
Advertisiment
下面我們將為你簡單介紹1周歲以下寶寶訓練聽覺的方式:
3個月以內的寶寶, 媽媽可以每天給他哼唱搖籃曲, 或是反復播放一段優美的樂曲, 聲音不要太大, 孩子醒著時, 父母可用較緩慢的速度、柔和的聲調講話給孩子聽,
Advertisiment
2~3個月以後的寶寶已能將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 當他聽到聲音時, 頭就會轉向發音的方向, 尋找聲源, 你或許覺得這種動作是很自然的, 但它會直接導致出重要結果, 這是智力活動的進步。 父母或家裡人應經常有意識地走到孩子面前, 逗引孩子注視自己的臉, 然後把臉移到一側, 並輕聲叫孩子的名字, 逗引孩子的視線隨父母的臉移動。 也可用搖鈴或能捏響的橡皮玩具發出聲音, 逗引孩子一面聽聲音, 一面讓視線隨玩具移動。
6個月以後還可以每天聽幾次英語, 這樣做不僅鍛煉他的聽覺, 還可多學習一種語言。
兒歌和明快的幼兒歌曲是任何一個年齡的孩子都喜歡聽的聲音。 同時,父母還要經常帶孩子到室外、公園、商店等處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聽、多看。
最後,提醒年輕的父母應注意保護寶寶的聽覺,一些傳染病或發高燒致使內耳受到損害是造成兒童耳聾的常見原因。另外,患病期間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此外,噪音也不可忽視。
同時,父母還要經常帶孩子到室外、公園、商店等處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聽、多看。最後,提醒年輕的父母應注意保護寶寶的聽覺,一些傳染病或發高燒致使內耳受到損害是造成兒童耳聾的常見原因。另外,患病期間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此外,噪音也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