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多發生在9月中旬至12月,
以10月至11月為高☆禁☆潮。
引起兒童秋季腹瀉的病因,
多是輪狀病毒感染所致。
輪狀病毒在初秋氣溫下降這樣的溫度下滋生很快,
因為小兒的抵抗力弱,
耐受力比成人差,
身體的免疫功不能很快適應這種天氣的突變,
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症狀表現
輪狀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
可通過呼吸道傳播,
也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對腸道侵犯最為嚴重,
可引起輪狀病毒腸炎。
此病毒不僅引起腸道吸收功能障礙,
破壞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分解,
而這些不能分解吸收的營養物質還會從腸壁吸收水分,
Advertisiment
居家照顧要點
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本身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預後良好, 那為何還要積極治療呢?
家庭治療秋季腹瀉的關鍵是預防和糾正脫水。 (脫水是指體內液體, 特別是細胞外液的大量丟失體外, 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 影響體內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嚴重時可危及生命的一種現象。 )所以, 腹瀉病的治療原則包括預防脫水, 糾正脫水, 繼續飲食及合理用藥。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得了腹瀉, 家人在處理急性腹瀉時應遵循三點:
1、口服足夠液體以預防脫水。 服用量為頭4小時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體,
Advertisiment
這種特定液體是指:
(1)米東加鹽溶液, 配製方法為米湯500毫升+細鹽1.75克(約半啤酒瓶鐵蓋)。
(2)糖鹽水, 配製方法為清潔水500毫升加白糖10克加細鹽1.75克, 煮沸後服用。
(3)口服補液鹽(ORS)。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對於新生兒腹瀉, 家長要慎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 在家庭治療過程中, 若孩子出現腹瀉次數與量增加、不能正常進食、頻繁嘔吐、明顯口渴、超過38℃的發熱中的任意一項, 即應到醫院看醫生。 醫生可根據小兒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靜脈輸液, 糾正脫水。
2、繼續飲食。 腹瀉的孩子體內營養物質丟失較多, 所以應給他足夠的食物以預防營養不良, 防止生長發育障礙。 吃母乳的嬰兒應該繼續母乳餵養, 若為人工餵養,
Advertisiment
3、合理用藥, 禁止濫用抗生素。 很多學者的研究表明, 應用抗生素要有針對性, 濫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 且能嚴重危害患兒健康。 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反應外, 不適當的應用抗生素會殺死體內有益的共生菌群, 破壞微生態平穩, 毀壞微生態對機體的屏障與保護作用;削弱了患兒的抗病能力, 促使腹瀉遷延不愈, 或繼發二重感染。 由於秋季腹瀉多由於病毒引起, 不需要應用抗生素, 只要做好脫水的預防和液體的補充,
Advertisiment
為了儘快明確腸道感染的病因, 醫生需要對孩子的大便進行常規的檢查, 所以, 當孩子出現腹瀉, 需要看醫生時, 家長應用乾淨的玻璃小瓶留取少許新鮮大便, 帶到醫院, 以協助早期診斷性檢查。
對於腹瀉造成的小兒臀部皮膚破潰, 應選外用藥膏或霜劑塗於患處, 如鞣酸軟膏、氧化鋅霜等。 每次大便後, 用清水洗淨臀部, 塗抹適量藥物。
預防方法
治療腹瀉、預防及糾正脫水固然重要, 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遠離秋季腹瀉。 是什麼因素容易讓孩子患上秋季腹瀉呢?
(1)孩子在2歲以內;
(2)看護人不注意衛生, 清潔意識差;
(3)小兒飯前便後不注意洗手消毒;
(4)既往曾患腹瀉;
(5)飲用不潔水;
(6)幼童接觸傳染等。
Advertisiment
那麼, 知道了這些危險因素, 我們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以預防這種疾病呢?
(1)2歲以內的嬰幼兒要特別注意衛生條件, 提倡母乳餵養、科學護理, 做好奶瓶與餐具消毒;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看護人和小兒飯前便後要用香皂徹底洗淨雙手;
(3)保證飲用潔淨水;
(4)不吃變質食物, 生吃的瓜果要洗淨;
(5)避免孩子間的接觸傳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