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婦科疾病的內治法

中醫對婦科疾病的治療, 著重整體的調治。 但當病變局限而全身症狀不明顯時, 也可以採用局部治療, 或整體治療的同時兼用局部治療。 在臨證時, 必須運用四診八綱、辨證施治的原則, 結合婦科生理、病理的特點, 分清寒、熱、虛、實, 在表、在裡, 屬陰、屬陽, 在氣、在血, 屬何髒何腑, 然後定出治法。 如屬全身病變, 應以內治法為主, 如屬局部病變, 可兼用外治法治療, 凡婦科疾病, 均可輔以飲食療法, 務求疾病的及早痊癒。
內治法
婦科內治法是根據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而立的。 根據腎、肝、脾的功能失調, 而立滋腎補腎、疏肝養肝、趁脾和胃的治法。

Advertisiment
根據血氣失調而立補益氣血、活血化瘀、理氣行滯的治法。 根據易感的熱、寒、濕邪而立清熱涼血、溫經散寒、利濕除痰的治法。 婦科常用的是這九大治法。 但臨床上, 往往多種病因夾雜、多個臟腑受累, 或臟腑、氣血同病, 故立法當全面兼顧, 如肝腎陰虛者, 治宜滋養肝腎。 脾腎陽虛者, 治宜健脾補腎。 肝鬱脾虛者, 治宜疏肝健脾。 氣滯血瘀者, 治宜理氣活血。 濕熱者, 治宜清熱利濕。 寒濕者, 治宜散寒除濕。 諸如此類, 靈活運用, 方能奏效。
(一)滋腎補腎
滋腎補腎是針對腎虛而立的治法。 偏于腎陰虛者, 治宜滋養腎陰;偏于腎陽虛者, 治宜溫補腎陽;腎氣虛者, 治宜補益腎氣;腎陰陽俱虛者, 治宜腎陰陽並補。
凡腎陰不足或腎精虧損者,
Advertisiment
治宜滋養腎陰, 填精益髓。 常用藥有女貞子、旱蓮草、熟地黃、桑寄生、山茱萸、枸杞子、阿膠、黃精、首烏、桑椹子、崗稔等。 代表方有二至丸、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左歸飲等。 如陰虛生內熱, 出現腎陰虛有熱諸證者, 宜在滋養腎陰的基礎上, 加入幹地、知母、黃柏之類養陰清熱藥。 如陰不斂陽致陽失潛藏, 出現陰虛陽亢諸證者, 可在滋養腎陰的基礎上, 加入龜板、龍骨、牡蠣、鱉甲之類滋陰潛陽藥。 如腎陰不足而不能上濟於心, 出現心腎不交, 心火偏亢諸證者, 宜在滋養腎陰的基礎上, 加入五味子、遠志、夜交藤之類養心安神、交通心腎藥。 因肝腎同源, 腎陰虛無以涵養肝木, 或肝血不足以充養腎精, 均可致肝腎陰虛而出現諸證,
Advertisiment
治宜滋養肝腎, 調補沖任, 代表方有二至丸、調肝湯、一貫煎、養精種玉湯等。
凡腎陽虛衰者, 治宜溫補腎陽。 常用藥有熟附子、肉桂、補骨脂、淫羊藿、鹿角霜、菟絲子、巴戟天、川續斷等。 代表方有右歸丸、右歸飲、腎氣丸等。 如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陽, 或脾虛日久傷及腎陽, 而出現脾腎陽虛者, 治宜補腎健脾, 可在以上溫補腎陽的基礎上, 合用四君子湯、舉元煎、補中益氣湯等方。
凡腎的功能虛衰, 影響月經、生育及伴有其他腎虛之證候者, 概稱為腎氣虛, 治宜補益腎氣, 一般從腎陰腎陽兩方面加以調補, 避免使用過於滋膩或過於溫燥的藥物。 常用藥有菟絲子、川續斷、杜仲、桑寄生、女貞子、山茱萸、首烏、枸杞子等藥。 代表方有壽胎丸、歸腎丸、補腎固沖丸等。
Advertisiment

凡腎陰陽俱虛者, 宜腎陰陽並補, 上藥可參合使用, 代表方如二仙湯、腎氣丸等。
滋腎補腎法是治療婦科疾病的一種常用治法, 臨證時除正確選用滋腎藥或補腎藥外, 還須注意調節腎陰陽的平衡, 做到滋陰不忘陽, 補陽不忘陰。 因滋陰藥多膩滯, 故滋陰方中, 宜少佐溫陽行氣之藥;而補陽藥多溫燥, 故補陽方中, 宜佐以益陰之品。 正如《景嶽全書·新方八略》所說:“善補陽者, 必于陰中求陽, 則陽得陰助, 則生化無窮;善補陰者, 必于陽中求陰, 則陰得陽升, 則泉源不竭。 ”
(二)疏肝養肝
疏肝養肝, 是針對肝的功能失常而立的治法。 常用的有疏肝理氣、清熱舒肝、清利肝膽濕熱、滋養肝陰、平肝潛陽及鎮肝熄風等治法。
凡肝氣鬱結, 疏泄失常,
Advertisiment
沖任失調者, 治宜疏肝解鬱, 理氣調沖。 常用藥有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青皮、白芍、素馨花等。 代表方有逍遙散、柴胡疏肝散、開郁種玉湯等。
若肝鬱化火, 火熱擾於肝經、沖任, 治宜清熱舒肝。 常用藥有川楝子、丹皮、梔子、夏枯草、菊花、柴胡等。 代表方有丹梔逍遙散等。
若肝經濕熱下注者, 治宜清利肝膽濕熱。 常用藥有龍膽草、夏枯草、柴胡、梔子、黃柏、車前子、川萆薢、綿茵陳等。 代表方有龍膽瀉肝湯等。
凡肝陰虧虛、肝血不足者, 治宜滋養肝陰。 常用藥有女貞子、旱蓮草、白芍、枸杞子、桑椹子、首烏、崗稔等。 代表方在二至丸、一貫煎、杞菊地黃丸等。
若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者, 治宜滋養肝腎, 平肝潛陽。 可在以上滋養肝陰的基礎上, 加入鉤藤、天麻、龜板、龍骨、牡蠣、石決明等平肝潛陽藥。
若陰虛火旺,肝風內動者,治宜鎮肝熄風,常用藥有羚羊角、鉤藤、代赭石、白僵蠶、地龍等。代表方有羚角鉤藤湯。
疏肝理氣之藥多辛燥,用量不宜過重,且應適當配伍清潤平肝之品,如白芍、幹地之屬。育陰養肝藥多滋膩,宜稍佐以行氣藥物,如砂仁、枳殼、木香之類。肝郁氣盛者,容易橫逆犯脾胃,“見肝之為病,當先實脾”。故疏肝方中,宜佐以健脾之品,如逍遙散配伍白術、茯苓即是此意。若肝氣挾沖脈之氣上逆者,治宜平肝降逆,引血下行,常用牛膝、代赭石、白芍、丹參之類藥。
(三)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是針對脾胃功能失常而立的治法。常用的有健脾益氣、補脾舉陷、補脾攝血、健脾化濕、和胃降逆等治法。
凡脾虛者,治宜健脾益氣,常用藥有人參、黨參、黃芪、白術、淮山藥、炙甘草、茯苓等。代表方有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等。如脾虛中氣下陷者,治宜補脾舉陷,宜重用黃芪、人參、黨參、白術等,少佐以升麻、柴胡,以升舉陽氣,常用方如舉元煎、補中益氣湯等。若脾虛失於統攝,治宜補脾攝血,宜在上述健脾補氣升陽方中,加入首烏、阿膠、祈艾炭、赤石脂、五味子、金櫻子等收澀止血藥。若脾虛濕盛者,治宜健脾化濕,宜在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的基礎上,加入陳皮、法夏、蒼術、薏苡仁、砂仁、藿香等燥濕健脾藥,代表方有完帶湯、白術散等。
凡胃失和降者,治宜和胃降逆。常用藥物有陳皮、法夏、砂仁、藿香、佛手、生薑等,代表方有香砂六君子湯、蘇葉黃連湯等。如偏於胃熱者,可加入竹茹、黃芩、黃連之類清熱和胃藥;偏於胃寒者,可加入吳茱萸、乾薑等溫中和胃藥。
若心脾兩虛見月經失調,或崩中漏下,面色白、神疲肢倦、氣短懶言、心悸怔忡、失眠少食者,治宜健脾養心,宜在健脾補氣藥中,加入酸棗仁、遠志、龍眼肉、五味子之類養心安神藥,代表方如歸脾丸。
臨證用藥時,應注意對脾胃的調護,補益不宜過於滋膩,溫脾不宜過於辛燥,更不宜妄用克伐之品,以免耗損中氣,影響運化之功。
(四)補益氣血
補益氣血是根據氣血虛弱的病機而立的治法。
血虛者,以補血為主,佐以益氣。常用藥物有當歸、川芎、熟地、阿膠、首烏、黃精、雞血藤、大棗、龍眼肉等。代表方有四物湯、膠艾湯等。
氣虛者,以補氣為主,佐以養血。常用藥物有人參、黃芪、白術、黨參、太子參等。代表方有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舉元煎等。
婦科臨床中,氣血兩虛是常見的證型,治宜補益氣血,且氣血互相資生,補氣足以生血,養血亦能益氣,故上述補氣與養血藥常合併使用,代表方有八珍湯、當歸補血湯、聖愈湯等。
(五)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針對血瘀病機而立的治法。常用藥有當歸、川芎、赤芍、丹參、桃仁、紅花、牛膝、益母草等,代表方有隔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生化湯、宮外孕Ⅰ號方、桂枝茯苓丸等。
若瘀阻沖任,新血不得歸經而導致月經過多、崩漏者,治宜祛瘀止血,常用藥有三七、蒲黃、五靈脂、益母草、血餘炭、地榆、茜根等。代表方有失笑散等。
若瘀結成症,胞中有症塊,如異位妊娠、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科腫瘤等病,治宜活血化瘀、消症散結。常用藥有三棱、莪術、大黃、水蛭、土鼈蟲、穿山甲、鱉甲、穿破石等。代表方有宮外孕Ⅱ號方、大黃魔蟲丸等。
若氣滯血瘀者,宜在上述活血化瘀方中加入香附、木香、枳殼、烏藥之類理氣行滯藥。若寒凝血瘀者,宜加入桂枝、吳茱萸、乾薑、小茴香之類溫經散寒藥。若熱的血瘀者,宜加入赤藥、丹皮、丹參、生地之類清熱涼血藥。若氣虛血瘀者,宜加入黃芪、黨參、白術之類補氣益氣藥。
(六)理氣行滯
理氣行滯是針對氣滯病機而立的治法。常用藥有香附、木香、枳殼、烏藥、厚樸、大腹皮等。代表方有烏藥湯、小承氣湯等。
理氣行滯法應用時常配伍疏肝藥,以增強理氣之效;配伍活血藥,血行有助於氣行;配伍健脾藥以促進運化的功能。
(七)清熱涼血
凡因熱伏血分,擾于沖任者,治宜清熱涼血。而血熱有實熱、虛熱的不同,瀉實熱常用藥有黃柏、黃芩、黃連、梔子、大黃等,代表方有清經散、保陰煎等。清虛熱常用藥有生地、地骨皮、赤芍、丹皮、青蒿等,代表方有兩地湯、知柏地黃丸等。
若熱毒熾盛,治宜清熱解毒,常用藥有銀花、連翹、蒲公英、敗醬草、魚腥草等,常用方有五味消毒飲。
熱為陽邪,易傷陰分,故清熱之中,應注意養陰。且婦產科疾病,即令有熱,亦以虛熱居多,故應慎用苦寒之藥。即使應用苦寒清熱藥,亦應中的即止,或佐以養陰之藥,以免耗損真陰。
(八)溫經散寒
凡寒邪客幹胞中,治宜溫經散寒。常用藥有肉桂、熟附子、桂枝、艾葉、吳茱萸、小茴香、乾薑等。代表方有《金匱要略》溫經湯、《校注婦人良方》溫經湯、艾附暖宮丸等。
寒證有實有虛,但在婦科臨床上以虛寒居多,故宜配以溫腎補陽藥。若寒凝血瘀之實證,則應配以活血化瘀藥。
(九)利濕除痰濕有濕熱與寒濕之分,若濕熱互結者,治宜清熱利濕,常用藥有茵陳、梔子、黃柏、澤瀉、車前子、川萆薢、木通等藥,代表方有止帶方、萆薢滲濕湯等。若寒濕內蘊者,治宜溫化水濕,常用藥有蒼術、白術、茯苓、生薑皮等。代表方有苓桂術甘湯、白術散等。
若脾虛不運,痰濕內留者,治宜燥濕化痰。常用藥有法夏、陳皮、茯苓、膽南星、蒼術等藥,代表方有蒼附導痰丸、二陳湯等。


若陰虛火旺,肝風內動者,治宜鎮肝熄風,常用藥有羚羊角、鉤藤、代赭石、白僵蠶、地龍等。代表方有羚角鉤藤湯。
疏肝理氣之藥多辛燥,用量不宜過重,且應適當配伍清潤平肝之品,如白芍、幹地之屬。育陰養肝藥多滋膩,宜稍佐以行氣藥物,如砂仁、枳殼、木香之類。肝郁氣盛者,容易橫逆犯脾胃,“見肝之為病,當先實脾”。故疏肝方中,宜佐以健脾之品,如逍遙散配伍白術、茯苓即是此意。若肝氣挾沖脈之氣上逆者,治宜平肝降逆,引血下行,常用牛膝、代赭石、白芍、丹參之類藥。
(三)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是針對脾胃功能失常而立的治法。常用的有健脾益氣、補脾舉陷、補脾攝血、健脾化濕、和胃降逆等治法。
凡脾虛者,治宜健脾益氣,常用藥有人參、黨參、黃芪、白術、淮山藥、炙甘草、茯苓等。代表方有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等。如脾虛中氣下陷者,治宜補脾舉陷,宜重用黃芪、人參、黨參、白術等,少佐以升麻、柴胡,以升舉陽氣,常用方如舉元煎、補中益氣湯等。若脾虛失於統攝,治宜補脾攝血,宜在上述健脾補氣升陽方中,加入首烏、阿膠、祈艾炭、赤石脂、五味子、金櫻子等收澀止血藥。若脾虛濕盛者,治宜健脾化濕,宜在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的基礎上,加入陳皮、法夏、蒼術、薏苡仁、砂仁、藿香等燥濕健脾藥,代表方有完帶湯、白術散等。
凡胃失和降者,治宜和胃降逆。常用藥物有陳皮、法夏、砂仁、藿香、佛手、生薑等,代表方有香砂六君子湯、蘇葉黃連湯等。如偏於胃熱者,可加入竹茹、黃芩、黃連之類清熱和胃藥;偏於胃寒者,可加入吳茱萸、乾薑等溫中和胃藥。
若心脾兩虛見月經失調,或崩中漏下,面色白、神疲肢倦、氣短懶言、心悸怔忡、失眠少食者,治宜健脾養心,宜在健脾補氣藥中,加入酸棗仁、遠志、龍眼肉、五味子之類養心安神藥,代表方如歸脾丸。
臨證用藥時,應注意對脾胃的調護,補益不宜過於滋膩,溫脾不宜過於辛燥,更不宜妄用克伐之品,以免耗損中氣,影響運化之功。
(四)補益氣血
補益氣血是根據氣血虛弱的病機而立的治法。
血虛者,以補血為主,佐以益氣。常用藥物有當歸、川芎、熟地、阿膠、首烏、黃精、雞血藤、大棗、龍眼肉等。代表方有四物湯、膠艾湯等。
氣虛者,以補氣為主,佐以養血。常用藥物有人參、黃芪、白術、黨參、太子參等。代表方有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舉元煎等。
婦科臨床中,氣血兩虛是常見的證型,治宜補益氣血,且氣血互相資生,補氣足以生血,養血亦能益氣,故上述補氣與養血藥常合併使用,代表方有八珍湯、當歸補血湯、聖愈湯等。
(五)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針對血瘀病機而立的治法。常用藥有當歸、川芎、赤芍、丹參、桃仁、紅花、牛膝、益母草等,代表方有隔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生化湯、宮外孕Ⅰ號方、桂枝茯苓丸等。
若瘀阻沖任,新血不得歸經而導致月經過多、崩漏者,治宜祛瘀止血,常用藥有三七、蒲黃、五靈脂、益母草、血餘炭、地榆、茜根等。代表方有失笑散等。
若瘀結成症,胞中有症塊,如異位妊娠、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科腫瘤等病,治宜活血化瘀、消症散結。常用藥有三棱、莪術、大黃、水蛭、土鼈蟲、穿山甲、鱉甲、穿破石等。代表方有宮外孕Ⅱ號方、大黃魔蟲丸等。
若氣滯血瘀者,宜在上述活血化瘀方中加入香附、木香、枳殼、烏藥之類理氣行滯藥。若寒凝血瘀者,宜加入桂枝、吳茱萸、乾薑、小茴香之類溫經散寒藥。若熱的血瘀者,宜加入赤藥、丹皮、丹參、生地之類清熱涼血藥。若氣虛血瘀者,宜加入黃芪、黨參、白術之類補氣益氣藥。
(六)理氣行滯
理氣行滯是針對氣滯病機而立的治法。常用藥有香附、木香、枳殼、烏藥、厚樸、大腹皮等。代表方有烏藥湯、小承氣湯等。
理氣行滯法應用時常配伍疏肝藥,以增強理氣之效;配伍活血藥,血行有助於氣行;配伍健脾藥以促進運化的功能。
(七)清熱涼血
凡因熱伏血分,擾于沖任者,治宜清熱涼血。而血熱有實熱、虛熱的不同,瀉實熱常用藥有黃柏、黃芩、黃連、梔子、大黃等,代表方有清經散、保陰煎等。清虛熱常用藥有生地、地骨皮、赤芍、丹皮、青蒿等,代表方有兩地湯、知柏地黃丸等。
若熱毒熾盛,治宜清熱解毒,常用藥有銀花、連翹、蒲公英、敗醬草、魚腥草等,常用方有五味消毒飲。
熱為陽邪,易傷陰分,故清熱之中,應注意養陰。且婦產科疾病,即令有熱,亦以虛熱居多,故應慎用苦寒之藥。即使應用苦寒清熱藥,亦應中的即止,或佐以養陰之藥,以免耗損真陰。
(八)溫經散寒
凡寒邪客幹胞中,治宜溫經散寒。常用藥有肉桂、熟附子、桂枝、艾葉、吳茱萸、小茴香、乾薑等。代表方有《金匱要略》溫經湯、《校注婦人良方》溫經湯、艾附暖宮丸等。
寒證有實有虛,但在婦科臨床上以虛寒居多,故宜配以溫腎補陽藥。若寒凝血瘀之實證,則應配以活血化瘀藥。
(九)利濕除痰濕有濕熱與寒濕之分,若濕熱互結者,治宜清熱利濕,常用藥有茵陳、梔子、黃柏、澤瀉、車前子、川萆薢、木通等藥,代表方有止帶方、萆薢滲濕湯等。若寒濕內蘊者,治宜溫化水濕,常用藥有蒼術、白術、茯苓、生薑皮等。代表方有苓桂術甘湯、白術散等。
若脾虛不運,痰濕內留者,治宜燥濕化痰。常用藥有法夏、陳皮、茯苓、膽南星、蒼術等藥,代表方有蒼附導痰丸、二陳湯等。

相關用戶問答